解剖教研室简介2025
[教研室基本情况]
解剖学教研室于1970年由原广西中医学院及原广西南宁医学专科学校的人体解剖学两个教学单位合并而成。1984年解剖学教研室分为解剖学教研室和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2013年组合成人体形态学系。现有副教授4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9人(含在读博士1人)。解剖学教研室主要承担高职、本科和研究生等层次各专业的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人体形态学、功能解剖学、解剖生理学、临床应用解剖学、腧穴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也承担学校的对外教育工作。
[学科建设与与科学研究成果]
解剖学为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学科。拥有经学会认证的中国数字解剖实验室2间和人体虚拟仿真馆1间、标本陈列室1间。各种教学设备达到同类院校先进水平,设有临床解剖研究室、人类学及神经解剖研究室各一间。教研室传统研究方向为体质人类学与临床应用解剖学,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加入肝癌的代谢组学与壮瑶药治疗不孕不育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3项,厅局级科研项目4项,校级项目7项,科研经费近200万元。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 6篇,授权专利10项。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基础课程教师团队成员,广西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成员,广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工程”高层次人才团队成员各1人次。
积极配合学校成功举办了多次“医学春秋”系列之“解剖学知识竞赛”,包括摸骨大赛与创绘解剖绘图大赛,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学生的绘图作品成为学校的文创产品进行宣传。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成果】
解剖学教学团队为校级教学团队,曾被评为广西高校教书育人先进集体,近5年主持省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教改课题(包含课程思政课题)9项。
团队坚持以成果导向作为教学的核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生命至上”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科知识学习、解剖学操作技能与敬畏生命的医学人文素养齐驱并进,获得良好效果,《人体形态学》为广西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局部解剖学》为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始终坚持“尊重、感恩、善待、守护生命”的医学人文理念,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每学期都举行解剖学医学人文关怀仪式,得到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局部解剖学》课程为广西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
教研室多位老师教学排名进入全校前5%,共获得校级“十大最受欢迎教师”9人次,先后获得第十届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四届与第五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和二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西赛区三等奖,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广西十三届教育教学软件大赛(网络课件大学本科组)一等奖1次;广西十四届广西教育教学软件大赛(微课组)二等奖1次。
团队成员作为副主编、编委编写了“十四五”全国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人体形态学》、《解剖生理学》和《腧穴解剖学》等教材共1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