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形成性、终结性评价分析及反馈工作记录表
广西中医药大学形成性评价分析与反馈记录表
课程名称 | 人体系统解剖学 | 学年(学期) | 2014-2015学年下学期 | |||
专业 | 中医学专业 | 年级、班级 | 2014级2班 | 任课教师 | 梁明康 | |
评价依据 与实施时间 | 反馈 日期 | 问题与分析 | 指导意见或建议 | |||
实验教学观察2015.3.19 | 2015.3.19 | 学生刚接触人体标本,很有好奇心,观察实物很积极。由于进度较快,有些学生跟不上,表现在骨学实验测评中成绩不理想。 | 学生学习态度比较认真,故放慢教学节奏,加强互动环节。 | |||
课堂提问题2015.4.2 | 2015.4.2 | 当右侧腹股沟区发生疼痛时,首先想到的是哪个内脏器官的问题。进行内脏学实验测评。 | 通过骨学的学习,学生掌握到了如何学习这门课程了。建议要更多地加强对标本的观察和学习。 | |||
课堂口头测验2015.4.23 | 2015.5.23 | 循环学的大小循环,血液流动的方向,循环途径回答或上台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对血液流动的路径不容易记忆,回答不很理想。 | 学生对血管的分布走行不熟悉,离开心的管道和回心的管道用动画视频加强说明。 | |||
神经传导通路的讨论 2015.5.7 | 2015.5.7 | 神经传导通路又是一个比较难懂或不容易学的内容。用临床一些相关的病例进行讨论。 | 通过本次的学习和讨论老师进行相关内容的指导,所有学生均进行过思考和分析,讨论相当活跃达到期望和目的。 |
1.评价依据与实施时间:即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提问、作业、测验、小论文等考核形式及其时间,也可以是课堂教学观察。反馈日期:填写进行反馈的实际时间。问题与分析:每次考核实施过程中或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教与学相关问题及概要式的分析。指导意见与建议:结合问题与分析对学生进行具体、明确的反馈意见,以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下阶段的学习或是改进教师自身的教学;意见与建议可以是共性的,鼓励开展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个性化的评价也可以体现在作业或论文上。
2.该记录表在学期末与课堂作业、小论文、测验等痕迹资料一并存档。
3.表格实施日期以本学期实际运行为主,不足可以另附页。
附件2
广西中医药大学考试质量分析反馈表
课程名称 | 人体系统解剖学 | ||
所属院系 | 基础医学院 | 所属教研室 | 解剖学教研室 |
所属学期 | 2014~2015学年下学期 | 考试对象 (年级专业) | 2014级中医2班 |
考试时间 | 2015年7月16日 | 实考人数 | 136人 |
考前预测 | (试卷命题范围,考前平均分、难度、效度预测等) 试卷命题范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 考前平均分:约75分 难度:中等 效度预测:大多同学及格,10%同学成绩优良(90分以上),10%的同学不及格。 | ||
考试质量分析教学及命题工作 | (考生考试情况,分析教学及命题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考生考试情况:90-100分0人,80-89分19人(13.6%),70-79分51人(36.6%),60-69分62人(44.6%),不及格7.3人(5.03%)。高分学生及不及格学生人较考前低,学生成绩分布基本符合考试正态分布曲线。 分析教学及命题工作:1.课程结束比较早(第9周结束),考试时间到期末(第18周考试),相隔较长,学生已对知识的记忆已淡忘了。2.无纸化考试,学生不知从何复习或不知如何抓住重点去复习。3.学生做题明显不够。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1.适当延长教学周数,使考试时间与结束课时间能接近较好。2.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提供学习和复习的机会。3.增加教师辅导与学生交流的时间。4.提供练习题目。5.让学生尽快适应无纸化考试。 |
教研室主任:任课老师:梁明康
分析时间:201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