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中医护理学基础

4.中护-辨体施护-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10 11:05:36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设计

 

 

 

 

 

 

 

 

 

讲授课程:中医护理学基础

章节名称:第四章 第四节  辨体施护

适用专业:护理类专业

 

 

 

 

 

 

 

 

 

 

 

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中医护理学基础》

课程章节

第四章  第四节辨体施护

授课学时

1

授课专业

护理学

授课年级

二年级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常见的九种体质的主要特点。

(二)技能目标

1.能够根据临床上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辨识体质。

2.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提前预习课堂知识的学习习惯。

    2.运用中医辨识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学习中医护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中西医护理文化感知和探求。

二、教学思想

本人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仅注重“如何教”,更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学”。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分析,采用了问题引导式教学法。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设计了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问题,给学生呈现了脉络清晰,逻辑性强,便于学习的内容。通过多种形成性评价方法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课选自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护理学基础》,第四章第四节辨体施护的内容。中医体质辨识与护理是根据患者个体的体质特点和发病倾向,采用正确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以纠正其体质类型,并提供全方位的体质调护指导,纠正偏颇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从而达到维持生命、减轻患者痛苦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本次课包括以下内容:本次课主要分成三个部分:1.课前自学:运用微信帮助学生课前在手机端提前预习,进行自我测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课堂学习:运用鱼骨图法及PPT中的表格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归纳与总结。课堂中分享案例给每组同学,以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3.课后拓展:课后教师可以将习题集及课后作业分享到手机平台,便于教师的审阅和答疑,以及学生的学习与交流。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常见的九种体质,领会九种体质的主要特点。

难点:体质辨识的灵活运用。

3.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大二的学生,经过前段教学的接触和交流,并经课外网络平台了解到该班级学生有以下特点:

(1)从学生的知识起点分析:学生已经进行了前三个章节的学习,基本理解了中医护理学的特点与原则,懂得中医基本护理措施,为本次教学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2)从学生的技能起点分析:大部分学生的护理技能学习尚处于理论阶段,尚未能与临床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3)从学生的情感起点能力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对于没有临床经验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感觉枯燥无味,并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

1.教学策略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策略,首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微信、QQ、“雨课堂”软件等网络平台,运用了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鱼骨图法等教学方法帮助教学。

2.教学方法

本次课依托于微信、QQ、“雨课堂”软件等网络平台,运用了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鱼骨图法等教学方法帮助教学。

五、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1学时(40分钟)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及资源准备

环节1:展示疑问,激发兴趣(5分钟)

问题导入

播放PPT,展示课堂内容“辨体施护”及学生们的自我测试结果。结合体质测试的结果,向学生展示出两个问题:

问题一:

教师:“同学们,什么是中医体质及体质辨证?

问题二:

教师: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是结合PPT中大家体质测试的结果,中医体质通常分成哪几个类型呢?

 

思考教师的提问,

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资源准备】

利用多媒体投影仪、PPT课件,实现助学助教功能。

 

环节2:理论学习(10分钟)

答疑解惑

 

 

巩固提高

整合同学们导入部分的反应以及梳理同学们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讨论和提问,教师重点在课堂上和同学们探讨交流两个典型问题:

1.面对如此多的类型,我们到底该如何进行辨证分型?

2.在辨识体质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观察哪几项内容?

 

 

 

学生探讨老师梳理出来的两个重点问题

 

 

 

 

【设计意图】

呈现学生的课前预习内容,肯定学生的预习行为。 通过课堂再次梳理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

 

环节3:小组讨论 学以致用(12分钟)

知识迁移

 

教师将案例分析给学生,要求每小组学生根据案例进行判断。

案例展示:

1.梁某,男,32岁,平素少病,体型健壮,性格温和,面色润泽,口唇红润,目光有神,纳寐佳,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缓和有力。

2.张某,女,40岁,平时说话声音低弱,性格内向,平素缺少运动,常感乏力,常自觉上气不接下气,肌肉松软,气短懒言,容易感冒,目光无神,面色少华,纳寐一般,舌淡,苔白,脉细弱。

 

 

教师:课堂上将病案分享至手机软件中,方便每一组的每位学生都能够及时查看任务。

 

学生:小组讨论并做好课堂汇报准备。

【设计意图】

通过案例,完成由案例到实践应用的知识迁移。

 

 

环节4:教师点评(6分钟)

教师点评

    教师归纳本课知识点并再次进行复习,学生运用该口诀自行检验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设计意图】

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六、板书设计

    黑板(白板)设计:

黑板中间写章节的大标题和小标题,列出情境案例后:

(1)在黑板上总结各组的答案要点

(2)在师生互动中总结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1)过PPT的图表形式,讲解中医护理操作应用广泛性重要性

(2)多媒体视频播放,视频清晰展示中医护理操作

七、学习资源:

1.教材:

(1)《中医护理学基础》刘虹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中医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蒋谷芬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

2.教学参考书:

(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主编,中国古籍出版社;

(2)《中医护理古籍汇要》陈松慧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3)《实用中医特色护理学》曹莉萍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4)《中公版·2016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本通(新大纲版)》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研究中心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第1版;

(5)《2016护士资格证考试用书同步练习及解析》人民军医出版社;

3.网络学习资源

  《中医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网http://jpkc.gzucm.edu.cn/zyhlxjc/index.html

  护士资格证考试网 http://www.examda.com/hushi/

4.文献资源

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次课时间安排、教学环节设计较为合理。从整个教学流程来看,教学效果良好,学生领会九种常见体质的特点,并学会将这九种体质辨识出来,教师借助信息化手段展开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