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护-中医基本护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讲授课程:中医护理学基础
章节名称:第三章 中医基本护理
适用专业:护理类专业
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
《中医护理学基础》 |
|||||||||||||||
课程章节 |
第三章 中医基本护理 |
授课学时 |
2 |
|||||||||||||
授课专业 |
护理 |
授课年级 |
二年级 |
|||||||||||||
一、教学目的: |
||||||||||||||||
(一)知识目标 1.能说出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的护理内容 2.能说出情志护理的原则;饮食调护的原则;食复、劳复、药复的概念 (二)技能目标 能用中医四诊的方法进行病情观察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建立整体护理和中医护理治未病的理念 |
||||||||||||||||
二、教学思想 |
||||||||||||||||
本人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分析,采用了问题教学法,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精讲难点,解析疑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引出新的知识。在教学中,由教师精心设计或筛选病例,并对病例进行设问(针对病例提出若干个问题),围绕病例和设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逐渐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如饮食护理的教学,教师先从病例导入,围绕病例和设问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包括相关网站、杂志、书籍、报纸等),评估患者,制作PPT、教案,课堂上由学生自己带着PPT发言,讨论,由于导入病例及设置问题,使学生如同面对患者,评估患者病因、病机,确定护理诊断,辨证施护,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方案,使学生们由只听、只看,变成为问题去寻、去学、去钻,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入临床工作夯实了基础。 |
||||||||||||||||
三、教学分析 |
||||||||||||||||
1.教学内容分析 |
||||||||||||||||
本次课选自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护理学基础》第三章 中医基本护理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医学概论,对中医基本理论、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都有了初步的认识,本次课主要是对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包括起居指导、情志调适指导、饮食调护指导、病后调护指导及疾病预防指导等进行学习,这些基本知识是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
||||||||||||||||
2.教学重点、难点 |
||||||||||||||||
重点:(1)情志护理原则和方法;饮食调护的原则 (2)病情观察的方法;食复、劳复的概念 难点:(1)饮食护理的内容 |
||||||||||||||||
3.学情分析 |
||||||||||||||||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大二的学生,经过前段教学的接触和交流,并经课外网络平台了解到该班级学生有以下特点: (1)学习心理:学生们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深受大众传媒(如网络)的影响,信息量大,知识面更广泛,擅长运用多媒体信息,信息化程度高,自主学习能力强,知识更新速度快,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有好奇心、追求新鲜感,不满足于传统的你讲我学的课堂模式,热衷于在体验中学习,善于表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情感及人际心理:个性独立、崇尚自我,乐于表现。 (3)知识基础:学生学习了中医理论专业基础课,已经具备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
||||||||||||||||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 |
||||||||||||||||
1.教学策略 |
||||||||||||||||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策略,首先以案例的方式导入,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然后进入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在思考老师提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沟通,既能让学生学会团队协作,又能促进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
||||||||||||||||
2.教学方法 |
||||||||||||||||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
||||||||||||||||
五、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2学时(80分钟)
|
||||||||||||||||
六、板书设计 |
||||||||||||||||
黑板(白板)设计: 黑板中间写章节的大标题和小标题,分析情志护理以情胜情时,写出五行,五情的生克情况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过PPT的图表形式,举例,让同学们理解中医基本护理内容 |
||||||||||||||||
七、学习资源: |
||||||||||||||||
1.教材: (1)《中医护理学基础》刘虹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中医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蒋谷芬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 2.教学参考书: (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主编,中国古籍出版社; (2)《中医护理古籍汇要》陈松慧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3)《实用中医特色护理学》曹莉萍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4)《中公版·2016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本通(新大纲版)》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研究中心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第1版; (5)《2016护士资格证考试用书同步练习及解析》人民军医出版社; 3.网络学习资源 《中医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网http://jpkc.gzucm.edu.cn/zyhlxjc/index.html 护士资格证考试网 http://www.examda.com/hushi/ 4.文献资源 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 |
||||||||||||||||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 |
||||||||||||||||
本次课时间安排、教学环节设计较为合理。我们一起学习的一般护理是在临床各个科室,针对所有病人均适用护理方法,属于西医里基础护理的内容,同学们可以通过识记内经里的内容加深理解。今后在教学中尽量能够针对难点加强讲解,使学生理解透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