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中内护

08教学设计(中医内科护理)黄疸

发布时间:2017-10-10 11:27:18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设计文案

 

 

 

 

 

 

 

 

 

 

讲授课程:中医内科护理

章 名 称:第五章肝胆系病证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中医内科护理学

课程章节

第五章肺系病证  第二节黄疸

授课学时

3

所属院、部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设计者

聂莎

授课专业

护理学

授课年级

2015级

一、(设计理念):

中医内科护理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用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理念来阐述内科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预防、护理和康复等问题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师生双向互动中完成教学,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实践,进而形成良好的辨证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本教学设计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前展示学生日常黄疸常用药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设置临床情境(即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可能会遇到的类似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讨。课后教师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亮点与不足,分析病例的要点与难点,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知识目标:

(1)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黄疸的概念,病因病机,主要护理问题及辨证施护;

(2)熟悉黄疸的讨论范围、鉴别诊断,辨证要点,护治原则、证治分类及健康教育;

(3)了解黄疸的历史沿革。

技能目标:

  •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对黄疸病证的识别能力;

  • 掌握中医临床护理学的临证思维过程。包括能够独立进行黄疸病人护理评估,给出相对应的护理诊断,提出主要护理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辨证施护;

  •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加强课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评判性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的学习态度;

  • 通过启发式、引导式的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学习黄疸病人临床表现的讲解,帮助学生树立对黄疸病人的情感关怀,培养学生应具备的爱心及责任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具     体     描     述     语     句1感知通过黄疸(阳黄、阴黄)病人的图片,导入黄疸这一疾病的学习。2掌握讲解痹黄疸的概念、护治原则、主要护理问题与辨证施护,掌握该部分内容。3领会讲述黄疸发生的病因病机及分证论治,使学生领会中医的临床辨证思维。4分析学会分析临床案例,能够独立进行黄疸病人的护理评估,提出相应护理问题。5总结总结学生分析案例时的不足与难点,并将所学知识点再次梳理。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项    目内       容教学重点(1)黄疸的概念;(2)阳黄与阴黄的区别;(3)主要护理问题与辨证施护。教学难点(1)黄疸的病因病机。(2)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学情分析:从知识起点能力、技能起点能力、情感起点能力、思维能力水平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起点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护理学专业2015级护理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知识前已经具备了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护理基础》、《健康评估》等科目的基础知识,并且在本课程前面部分的授课中已经进行了热病病证的学习,因此对于本课程的学习思路应已初步了解。以上学习条件皆为本次教学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2)从学生的技能起点分析:

    本课程是将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在中医内科中的具体实践,而大部分学生的护理技能学习尚处于理论阶段,尚未能与临床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3)从学生的情感起点能力分析:

    本课程作为护理本科专业必修特色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感觉枯燥无味,并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

    (3)从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分析:

    本科学生大多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乐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尚未形成全面。因此学生在整体理解、综合分析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教学预测:

    (1)由于本课程涉及以往的基础知识较多,学生可能还存在遗忘之处,从而导致学习难度加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温故知新的工作。

    (2)本课程作为护理学专业的重要课程,由于其综合性强,辨证方法灵活多变等特点,而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中医的临床课程,还不能够较好地理解临床辨证思维。以上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教学应该多使用举例、讨论、列示意图等当方法,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记忆。

    四、教学方法:

    1.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1)引导式提问

        适时、 恰当在实际教学中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起到复习、巩固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了解学生对课堂所授内容理解、记忆、掌握情况,从而为教师后继教学提供信息。在课前,运用一些引导式提问,提问复习前面所授重点内容,检查以前所学相关知识,以便于学习本节课内容,并导入本节课内容。在讲授到肺系病证章节前,提问学生肺与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进而引申出,如果这些生理功能异常,出现病理变化时常见有哪些临床表现等等。通过这样引导提问,可促使学生回忆、 复习巩固所学相关知识,为学习具体病证打下基础,同时导入新课内容。课堂中适时穿插提问,提醒学生这是需要掌握重点内容,提高课堂效果。

    (2)案例教学法

        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讲授内容开展典型病例讨论,教师课前设计好病例,课堂中组织同学们小组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但由于此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中医护理的临床课程,因此此时的案例设计不宜过难,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为重点。

        另外,对于定义部分的教学,使用视频导入的方式。提醒学生认真观察患者发病时的具体临床表现。使学生在此过程逐渐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黄疸发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征兆。

        对于病因、病机部分的教学,应多使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更加直观的理解,黄疸的发病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随时归纳总结,抓住每个部分需要掌握的关键词,教会学生将学习

    效果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2.板书设计:

    黑板(白板)设计:

        黑板左侧为板书部分。板书部分为重点区和便写区,主要书写章节的大标题及小标题。

    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期间,阶段性在重点区总结,列出课程重点内容的关键词,复习的同时,

    提示学生重点并记忆。此外,在便写区随时书写与课件补充的内容。

    【重点区】

    一、概念: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尤以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根据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黄疸有阳黄、阴黄之分,急黄为阳黄之重症。

    二、病因病机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辨证要点:主要从辨阳黄与阴黄进行学习。

    五、护治原则

    六、证治分类

    七、主要护理问题

    1.目黄、身黄、小便黄;

    2.潜在并发症:昏迷;

    3.皮肤瘙痒;

    4.恶心呕吐;

    5.腹胀便溏;

    6.便秘。

    八、辨证施护

    九、健康教育

    3.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课上互动:

    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    一、设置疑问 激发兴趣幻灯片播放:展示黄疸的照片,阳黄和阴黄各一张。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以上图片中的是不是同一种病?病名是什么?认真思考以及辨别阴黄和阳黄的两种区别。文本、图片依次展现并板书黄疸的概念。以黄疸的两种不同类型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告诉同学们黄疸有阴黄阳黄之分,在临床上要学会辨证才能更好地施以护理措施。并展示出本次课的学习目标。           二、解答疑问  学习新知教师讲解:【教学重点】黄疸的概念、护治原则、主要护理问题与辨证施护(尤其是病情观察、生活起居及饮食护理)【教学难点】黄疸的病因病机、分证论治。提问:与黄疸关系密切的病邪主要有哪些? PPT展示图片、文本通过对黄疸各部分的讲解,强调重点部分,分析难点部分,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教师讲解:在讲解胆病病证前,首先提问同学,肝与胆的生理功能关系是如何?学生回顾所学知识。PPT展示图片、文本通过对胆与肝生理功能的回顾,引出一旦脏腑功能异常,则会导致本病的部分疾病。提问:与黄疸关系密切的病邪主要有哪些?提问“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为何意?学生的回答中存在一定知识点的模糊。PPT文本通过提问,回忆以往知识,详细解答湿邪为何是形成黄疸的关键,从而深入理解黄疸临床表现的原理。讲解黄疸的病因病机时,可结合示意图,将重点内容进行引导归纳。学生根据示意图理解所学内容。PPT文本进行知识点总结,分析难点。在讲解祛湿药时,播放微课视频。观看视频,记录用药护理的重要知识点。微课视频通过网络信息资源,使学生较为直观地掌握祛湿药的用药护理。  三、巩固知识 拓展应用 学以致用:展示病例,分析并解决所发现的护理问题。主要由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回答。PPT文本加强学习方法应用。总结:系统总结整个教学过程知识、技能、情感及价值的重点内容,指出同学们在案例讨论的难点与易错点。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学生根据本堂课所学知识一起回忆,归纳总结。PPT文本、图表加强知识点的印象,学会学习的方法。布置课外练习作业:小组完成课后作业,将本次课的重点内容以鱼骨头的形式展示出现。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PPT文本课外作业源于课堂又高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阅读富有开放性、趣味性,增加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学习资源:

  • 教学参考书:

  • (1)《中医内科护理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中医内科护理学》,徐桂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内科护理学》,徐桂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中医标准护理计划-内科分册》刘玉珍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5)《中医内科学》五版教材,张伯臾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6)《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网络学习资源:

  • (1)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http://resource.jingpinke.com/details?uuid=ff808081-2d07d139-012d-07d16316-1fd6&objectId=oid:ff808081-2d07d139-012d-07d16316-1fd7

    (2)爱课程:内科护理技术

    http://www.icourses.cn/jpk/viewCharacterDetail.action?courseId=3989&sectionId=28196

    3.文献:

      [1]钟俊丽. 中医特殊护理在新生儿黄疸的运用及临床意义[J]. 新中医,2014,(05):222-223.

      [2]张端香,段秀卿,马锦兰.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探讨[J]. 护理研究,2015,(09):1144-1145.

      [3]鲁改丽,王晓平. 黄疸的中医治疗与护理[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2):141.

      [4阎斌,卢秉久. 《金匮要略》理论指导黄疸护理述要[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9):162-163.

      [5]马丽敏. 中医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13,(09):1591-1593.

    六、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教师在对分易网络平台上分享中医护理在黄疸病证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及精品课程资料,以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获得更为前沿的知识。同时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兴趣与能力。

    七、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评价:

        通过案例的讨论结果及课下测试,初步掌握了黄疸病人的护理评估、主要护理问题及辨证施护等中医护理临证的思维过程。通过启发式提问的学习,启发了思维,激发了对中医内科护理学的兴趣。通过老师的教授、课上互动以及总结归纳,基本形成了黄疸病证的知识框架。

    自我评价:

    (1)通过讲授及提问,学生基本掌握了黄疸的概念,病因病机;

    (2)通过展示生活中常用黄疸药的图片,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同时留下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使用较多的表格、图片进行对比理解。将课本知识形象化,学生学习兴趣较高;

    (3)通过小组讨论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有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团队合作能力稍有欠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此方面的监督与引导。

    (4)通过文献资料下载情况来看,仅有少数学生进行下载。表示学生普遍存在缺乏阅读文献方面的意识。因此经后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理解文献的重要性及诸多好处,从而培养其查阅文献的习惯。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课后补充):

    包含尚未包含在内的设计内容,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