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案例实训指导
【实训目的】
1.初步学会根据病人的病证特点进行辨证,提出护理问题,确定护理措施和方法。
2.学会运用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分析临床案例;学会指导病人掌握并自觉执行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正确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教会患者家属对于反复发作的心悸病人,出现危重证候时应采取的救护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实训准备】
1.物品:纸、笔、评价表。
2.设备:多媒体设备。
3.环境:实训室(或教室)。
【实训学时】
3学时。
【实训方法】
1.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具体案例,学生8-9人/每组,每组完成相对应的任务,由组长组织讨论并派专人记录。
2.指导老师进行巡视、指导,必要时参与讨论。
3.每个小组派一名或几名同学上台,进行汇报,每组汇报不少5分钟。4.利用实训室进行情境模拟,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病例讨论结果给出总结和评价。
【个案资料】
曾某,男,69岁,离休干部,已婚。家庭和睦,社交能力较强。2013年3月18日初诊。
主诉:心慌、心悸屡作10年,复发1天。
简要病史:患者自诉10年前因劳累后觉心慌、心跳,休息后自行缓解。去年因糖尿病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诊断为“风心—心律失常”,予以“西地兰”等治疗后好转出院。昨日中午因家务劳累后觉心慌、心悸,时有胸闷,自服药后症状未见好转遂来院就诊。症见:心慌、心悸,时有胸闷,头晕,口干,自汗,四肢乏力,少寐易醒,多食易饥。否认家族病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既往史:有风湿性心脏病史45年,糖尿病史2年。查体:T36℃,P76次/分,R18次/分,BP115/65mmHg,体重65kg。患者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率76次/分,心律不齐,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二尖瓣膜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中晚期杂音,局限,不传导。腹部检查未见异常。舌苔少,舌质暗红,脉细弱而涩促。
相关检查:心电图检查QRS波群示电轴右偏和右心室肥厚,P波>12s,伴切迹。X线检查表现正常。空腹血糖7.0mmol/L。
患者住院治疗一周后,胸闷、心悸症状明显减轻。但3月23日上午护士长查房时发现患者情绪过于激动。患者诉昨天上午因家庭矛盾,与亲友发生激烈争执所致。中午12时再次巡查时,患者诉头胀,并觉右侧上、下肢活动不灵,右侧半身麻木。症见:右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头胀,口眼歪斜,口渴多饮,多食减少,纳可,二便正常。
查体:T36℃,P76次/分,R18次/分,BP115/65mmHg。面色正常,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率76次/分,心律不齐,二尖瓣膜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中晚期杂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上肢活动受限。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而涩促。
相关检查:原实验室检查无特殊临床意义。
根据案例列出供学生讨论的问题,在案例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技能操作要求:
(1)患者病情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变化?还应做哪些辅助检查?
(2)患者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3)患者病情会有哪些转归?护治原则分别是什么 ?
(4)经过治疗和护理,病人病情明显好转,应为病人和其家属提供哪些健康指导?
病案讨论考核评价表
组别: 姓名:
时间: 年 月 日
考核项目 | 评价标准 | 自我评定(在相应的空格打“√”,并写出得分) | |||||
权重(分) | 好 1.0 | 较好 0.8 | 一般 0.6 | 较差0.4 | 得分 | ||
知识目标 | 1.辨证描述的准确度 | 10 | |||||
2.能根据病人的病证特点确定护理措施和方法 | 10 | ||||||
3.诊断护理问题的精确度 | 20 | ||||||
技能目标 | 1.学会运用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分析临床案例 | 20 | |||||
2.准确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健康指导 | 20 | ||||||
3.演说的熟练度 | 10 | ||||||
情感目标 | 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 | 10 | |||||
自我评定得分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
考核调整后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