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教研室2016-2017学年度工作总结
临床护理教研室2016-2017学年工作总结
根据学院对教研室工作的要求,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 为重点,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引领,以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规范化、科学化进行管理,努力开展教学研究、专业建设和教师培养等工作。根据工作实际,本教研室计划做好以下工作:
一、学科专业建设及改革
(一)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学科发展及时代的要求,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加大对临床护理学科等课程新进展内容的补充。对内科、外科、妇产、儿科、健康评估等课程进行了疾病内容的整合、调整部分教学内容,使其进一步贴近临床,更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还开展了融合内科、外科、护理基础、健康评估和融合妇科、儿科的综合实训课程,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方法
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一定的改革与探索,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了案例分析、微观教学、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思维导图、雨课堂、pbl教学等教学形式。课程中除了理论讲授外,还采用文献收集、小讲课、研讨会、高端模拟人教学的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提高了对学生评判性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的培养,并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三)课程考核评价
本教研室课程全部采用形成性评价进行考核和反馈。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及教学特点制定评价方案,加强对学生平时表现及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强调对学生的学习反馈。教研室按照学校要求对教师进行听课和检查。每门课结束后,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反馈,并进行相应评价和分析及改进。
二、教师培养与管理
(一)落实听课制度
按照学校制度规定,教研室教师按质按量完成每人每学期12学时的听课,并在听课后及时做出评议和反馈,起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作用。
(二)贯彻集体备课和试讲制度
本教研室坚持集体备课,并随时对青年教师进行个别性的辅导。年内完成集体备课4次,安排新任课教师试讲一次,试讲评议合格后方可正式上课。
(三)组织观摩教学和外出学习
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院内外观摩课,本教研室教师本学年共完成院内外各种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共59人次。2名青年教师前往美国督优维尔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了解国内外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知识更新。
(四)参加临床实践
本学年安排5人次青年教师到附属医院参加临床工作15天,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五)组织2名教师参加大学组织的微课比赛及基本功大赛,其中凌芸老师获大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六)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积极申报和参与教学和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以及编写教材。学年内共有3项区教改课题立项;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8篇,其中中文核心1篇;参编教材1部。
(七)积极配合学院完成护理学生全区、全国技能比赛的培训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临床护理教研室
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