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教研室工作计划于总结

临床护理教研室2016-2017学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7-10-10 17:34:46 浏览次数: 【字体:

临床护理教研室2016-2017学年工作计划

 

根据学院对教研室工作的要求,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 为重点,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引领,以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规范化、科学化进行管理,努力开展教学研究、专业建设和教师培养等工作。根据工作实际,本教研室计划做好以下工作:

   一、学科专业建设

    (一)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始终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拓展教学思路,使教学内容在认真执行教学大纲,保持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紧跟护理学科的发展,加大对临床护理学科等课程新进展内容的补充。

根据学科发展及时代的要求,计划整合、调整部分教学内容,使其进一步贴近临床,更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二)课程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本教研室课堂主要以讲授+讨论为主要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微观教学、情境教学、思维导图等形式,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等,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地理解和运用。

    (三)课程考核评价

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和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形成性考核进行评价和反馈。教研室按照学校对教师进行听课和检查。每门课结束后,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反馈,并进行评价。

  二、教学改革研究

   (一)教学方法

    针对理论教学方面存在学生被动听课情况,本教研室计划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探索,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微观教学、案例式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雨课堂、思维导图、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利用新颖多变、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中除了理论讲授外,采用文献收集、案例教学、研讨会、PBL教学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形成性评价

    根据大学要求完善形成性评价方案的制定,切实做好形成性评价的落实工作。教研室要落实检查和评价工作,做好记录和分析。

    三、教师培养

    (一)落实听课制度

    新教师必须在上岗当年随堂全程听完所授课学科的理论授课,熟悉各章节教学大纲、重点、难点,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教研室主任和同行教师,坚持听课制度,并在听课后及时评议反馈,以利于年轻教师发扬优点修正不足。

    (二)贯彻集体备课和试讲制度

    本教研室坚持集体备课,随时对青年教师进行个别性的辅导。安排新任课教师试讲一次,试讲评议合格后方可正式上课。

    (三)组织观摩教学

    除了参加学院组织的观摩课外,本教研室每学期安排副教授以上职称1-2次示范课,为青年教师做出榜样。

    (四)参加临床实践

    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附属医院参加临床工作,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外,还注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五)注重学历培养

    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激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六)组织教师参加大学组织的教案、多媒体课件评比以及授课大赛,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授课技能和业务水平。

    (七)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积极申报和参与教学和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以及编写教材。

(八)为青年教师创造机会到国内名牌大学、出国作访问学者或者学术交流,以便学习国内外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知识更新。

 

 

                                        临床教研室

                                         2017-3-1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