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护理学院(第十九章脓胸病人的护理周薇)
附件: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 外科护理学 | ||||
课程章节 | 第十九章 脓胸病人的护理 | 授课学时 | 2 | ||
所属院、部 | 护理学院 | 设计者 | 周薇 | ||
授课专业 | 护理专业 | 授课年级 | 2014级 | ||
一、(设计理念): | |||||
本次课设计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运用一个典型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的作用。通过PBL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以上理论指导,本次课设计为5个步骤:案例导入,创设情景 →查找信息,明确目的 →分析讨论,训练思维 →形成性评价,课堂总结 →课后延伸,思维拓展。
| |||||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 |||||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
知识目标:①能复述脓胸的病因和分类。②能阐述急、慢性脓胸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技能目标:①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脓胸病人制定护理计划,并指导术后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①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渗透团队精神及研究探索的意识。②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成就感,为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奠定基础。
| |||||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
重点:急、慢性脓胸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难点:脓胸病人制定护理计划,并指导术后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 |||||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 |||||
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对象为护理本科三年级学生,他们学习态度端正,求知欲强,具有一定的自主 学习能力。本次课为胸部化脓性感染疾病,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已学习过感染的病理生理,前几章又学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化脓性感染的疾病在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方面都有相同之处。但是感染发生部位的不同,又有各自的特点。针对学生的情况,在课堂给出典型病例,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预测:本次教学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所呈现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老师的引导,完全能够解决,课程结束时预测90%的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另有10%的学生能通过课后的作业、复习等达到教学目标。 | |||||
四、教学方法: | |||||
1.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 |||||
本次课在设计上采用了PBL教学方法,以典型案例创设学习情景,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让学生在创设的问题中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中,典型案例在课前1周已发给学生,指导学生6-7人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查找资料、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即将课堂适当前移,增加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时间。 在充分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的教学宗旨,本节课主要采用PBL教学法,并辅助以讨论法和指导读书法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本次课中采用的几种教学方法,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以期待帮助学生快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2.板书设计: | |||||
黑板(白板)设计: 第一栏脓胸病人的护理一、病因1.急性脓胸2.慢性脓胸二、病理生理1.×××××××2.×××××××第二栏 第三栏第四栏(可随写随擦)引入典型案例提问讨论的问题分析、推理的过程布置作业
| |||||
3.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 |||||
课上互动: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案例导入,创设情景】 【查找信息,明确目的】 【分析讨论,训练思维】 【课堂总结,形成性评价】 【课后延伸,思维拓展】张女士,26岁,因患大叶性肺炎住院治疗1周后体温恢复正常,随即自行出院。出院后2周该病人因右侧胸痛、突起畏寒、发热,T38.9℃、呼吸急促而再次入院。胸片示右侧胸腔平第4前肋有一外高内低弧形阴影,行右侧胸膜腔穿刺,抽出少许稀薄脓性液体一,体格检查发现右侧肋间隙饱满,语颤音减弱。血象:WBC17×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为0.88。请问:(1)初步估计病人的诊断是什么?原因有哪些?(2)该病人目前的护理诊断/问题有哪些?(3)应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4)如采取手术治疗,术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指导学生评估发病原因。 点拨学生注意案例中阳性的体征教师提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处理方式,组织各个小组对这些问题和处理方式进行重点讨论。 提问:如何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 针对学习重点和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理解错误和片面认识进行总结。根据学生的课前准备,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课堂发言的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布置作业:1.急性脓胸的临床表现有哪些?2.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课前1周把案例给学生,指导收集必要的信息。课堂上学生再次认真阅读案例材料,积极思考。 认真观察回答 每组派一个同学回答,其它同学认真观察和记录,补充发言。 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第(3)、第(4)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发言完毕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和讨论。 先由学生自行总结发言,汇报本次课学习重点和收获。 作业可2~4人合作完成,任选一题或自定主题,体裁不限。创设贴近临床的教学情境,激发个体学习的好奇心。 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让学生在思考、分析、讨论中,培养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教学目标。体现过程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课下互动: 加入班级QQ群,老师和同学们通过QQ在课下能及时沟通,同学之间可以交流学习经验,讨论 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老师也可了解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解答学习上的难点,或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提出建议;同学们也可对老师的教学提出建议等等。使“教书育人,教学相长”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外。 | |||||
五、学习资源: | |||||
医学课程精品网www.med126.com 参考书目: 1.裘法祖主编《外科学》人卫出版社 2.虞美秀主编《最新内外科护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曹伟新、李乐之主编《外科护理学》人卫出版社 4.罗莲霞主编《护理原理与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六、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 |||||
课后布置学生进图书馆、上网络查找资料,设计一份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图表,可以3~5个同学为一个小组。下一次课时在班上展示。 | |||||
七、教学效果评价: | |||||
学生评价: 课程基本结束时,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为辅。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问题所在,以及改进建议等。评价结果,90%的学生得分在85分以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附:学生自评表 内容项目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得分复习旧课,巩固知识445 案例导入,创设情景665 查找信息,明确目的685 分析讨论,训练思维685 课堂总结,形成性评价485 课后延伸,思维拓展465 合计304030自我评价: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选择恰当,能很好的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多元化的作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过程性评价能更好地发挥激励功能。本次课达到了预定的知识、技能、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 |||||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课后补充): | |||||
包含尚未包含在内的设计内容,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本章节重点内容为急性脓胸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手术前后的护理,在案例的设计中力求能将教学的知识点囊括,并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和理解和运用。 根据学生学情,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平台,自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践行了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学生的表现与教师预期不相符的情况,应在以后的学情分析上更加细化和准确。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加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 |||||
本次课采用了PBL教学法,教学中强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入典型案例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和指导读书法组织教学,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如能在学情分析上更加细化和准确,教学环节的安排再紧凑些效果会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