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外科护理学Ⅱ见习指导(护理学专业24学时)
《外科护理学Ⅱ》见习指导
前 言
外科见习是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通过临床见习,了解外科常见病的处理原则,加深对外科护理专业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临床问题、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的。本教研室根据护理本科专业的特点,并依据《外科护理学Ⅱ》见习大纲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组织编写了《外科护理学Ⅱ》见习指导。本实验指导内容共5项见习。每项见习包括见习目的与要求、见习资源、见习内容及方法、注意事项,见习报告同时后附练习与思考题,以供学生独立思考、加深理解。
见习学时:14学时
见习一 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综合性见习,3学时)
【见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的临床表现、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2. 熟悉对甲状腺疾病病人的评估。
3. 培养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关爱病人情感。
【见习资源】
甲状腺疾病的病人、体温计、血压计、挂表、饼干、复方碘溶液10m1、5~10ml注射器或滴管1个、一次性负压引流盒1个、输氧设备一套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对典型甲状腺疾病病人进行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问诊病人的发病情况、病程、家族史,是否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既往健康状况,有无手术史等。 (评估方法:问诊)
2.身体状况
(1) 病人饮食习惯有无特殊嗜好,饮食量与食欲的情况。 (评估方法:问诊)
(2) 局部:甲状腺肿块的大小、形状、质地、活动度。 (评估方法:触诊)
(3) 全身:了解病人有无甲亢的表现及其程度。 (评估方法:问诊、触诊等)
3.实验室检查 (评估方法:查阅病历)
(1) 颈部摄片:了解器官有无受压或移位。
(2) 心电图检查:了解心功能状况
(3) 喉镜检查:了解声带功能
(4) 基础代谢率的测定:了解病人有无甲亢及其程度
(5) 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
4.目前治疗情况及效果:甲亢病人服碘剂的方法及效果等。(评估方法:问诊及查阅病历)
5.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评估方法:问诊)
(二)术后评估
1.采用麻醉的方式、手术类型、术中情况。 (评估方法:查阅病历)
2.术后生命体征及切口、引流情况,有无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症状。(评估方法:查体及查阅病历)
3.病人术后治疗及康复情况。 (评估方法:查阅病历、观察)
4.病人的心理状态。 (评估方法:观察、问诊)
5.预后判断,根据病检结果评估病人的预后。 (评估方法:分析及讨论)
二、通过病例的评估由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护理问题、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
三、教师示教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法。
(一)一般护理
1.加强营养支持,满足机体高代谢的需要。
2.病情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发音情况、有无呛咳、切口敷料及引流情况。
3.体位 术后病人回房后宜取平卧位,血压平稳全麻清醒后取半卧位。
4.引流 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液的量及性质。
5.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治疗配合
1.术前药物准备 通常用碘剂进行术前药物准备,从每次3滴开始,每日3次,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16滴时维持至手术日。
2.术后药物准备 术后遵医嘱继续服用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每次16滴,逐日每次减少1滴,至每次3滴停止。
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①甲状腺危象;②呼吸困难和窒息;③喉返神经损伤;④喉上神经损伤;⑤手足抽搐。
(三)心理护理
(四)健康指导
【注意事项】
1.注意甲状腺评估的方法及程度,体检时动作轻柔;
2.甲亢病人测脉搏要数1分钟以上;
3.注意体位的摆放;
【见习报告】
1.分别记录病人一般资料、简要病史、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护理计划。
2.记录见习心得。
【练习与思考题】
1.如何计算甲亢病人基础代谢率?如何评估病人甲亢的程度?
2.甲亢病人术前服用碘剂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如何指导病人正确服用碘剂?
3.甲亢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是什么?有何表现?如何急救和处理?
见习二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综合性见习,3学时)
【见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乳房癌病人的临床表现,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2. 熟悉乳房疾病病人的评估。
3.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护患交流能力,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关爱病人。
【见习资源】
乳房疾病病人、体温计、血压计、挂表、一次性负压引流盒1个、输氧设备一套、别针一个。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对乳房癌的病例进行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问诊病人的年龄、生育史、月经史、有无对侧乳房肿块及其他部位肿瘤史或手术史;家族史;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等。 (评估方法:问诊)
2.身体状况
(1)局部 乳房视诊:(乳房大小、外形、乳头、皮肤)。扪诊:乳房肿块的大小、形状、质的、活动度和腋窝及其他部位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3)全身:病人对手术及治疗的耐受力。(评估方法:问诊、查体)
3.实验室检查 (评估方法:查阅病历)
(1) 胸片:了解肺部情况
(2) 心电图检查:了解心功能状况
(3) 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
(4) 细胞学检查、影像学、近红外线扫描、组织病理学检查
4.目前治疗情况及效果(评估方法:问诊、查阅病历)
5.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评估方法:问诊)
(二)术后评估
1.采用麻醉的方式、手术类型、术中情况。 (评估方法:查阅病历)
2.术后生命体征及切口、引流情况,有无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症状。(评估方法:观察、查体)
3.病人术后治疗及患肢功能康复情况。 (评估方法:查阅病历、查体)
4.病人的心理状态。 (评估方法:观察、问诊)
5.预后判断:根据病检结果评估病人的预后。 (评估方法:分析、讨论)
二、通过病例的评估由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护理问题、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
三、教师示教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法。
(一)一般护理(1)体位与饮食,血压平稳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2)呼吸道护理;(3)皮肤护理。
(二)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2)观察术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3)观察伤口情况。
(三)治疗配合(1)伤口护理,妥善固定皮瓣;维持有效引流;(2)减轻局部疼痛;(3)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患侧上肢肿胀。(4)化疗和放疗护理;(5)功能锻炼。
(四)心理护理
(五)健康指导
通过病例分析掌握乳房癌的主要症状体征、治疗及护理。
【注意事项】
1.注意乳房检查的方法。
2.腋窝引流2种(中心负压吸引和一次性负压盒吸引)护理方法的操作。
【见习报告】
1.分别记录病人一般资料、简要病史、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护理计划。
2.记录见习心得。
【练习与思考题】
1.如何避免行乳癌根治术后的病人患侧上肢的肿胀。
2.如何指导行乳癌根治术后的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见习三 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急性腹膜炎、腹部损伤、急腹症)
(综合性见习,9学时)
【见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腹膜炎病人的临床表现,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2. 熟悉对腹膜炎病人的评估。
3.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护患交流能力,尊重病人人格,关爱病人,维护健康。
【见习资源】
腹部疾病病人、体温计、血压计、挂表、一次性腹带、胃肠减压管、一次性负压引流盒。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对见习病例进行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问诊病人既往史,尤其有无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慢性阑尾炎发作史,其他内脏手术史,了解有无腹部损伤史,对儿童需了解近期有无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史、营养不良史。(评估方法:问诊)
2.身体状况
(1)局部:了解腹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范围及伴随症状;注意有无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及部位、性质、程度、范围。 (评估方法:问诊、查体)
(2)全身:了解意识、生命体征、皮肤粘膜、四肢、尿量等情况。 (评估方法:问诊、查体)
3.实验室检查 (评估方法:查阅病历)
(1) 胸片:了解肺部情况。
(2) 心电图检查:了解心功能状况
(3) 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
(4) 影像学检布:x线、B超、CT
(5) 腹腔穿刺
4.目前治疗情况及效果 (评估方法:问诊、查阅病历)
5.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评估方法:问诊)
(二)术后评估
1.采用麻醉的方式、手术类型、术中情况。 (评估方法:查阅病历)
2.术后生命体征及切口、引流情况,有无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症状。
(评估方法:观察、查体)
3.病人术后治疗及康复情况。 (评估方法:查阅病历、观察)
4.病人的心理状态。 (评估方法:观察、问诊)
5.预后判断,根据病检结果评估病人的预后。 (评估方法:分析、讨论)
二、通过病例的评估由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护理问题、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
三、教师示教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法。
(一)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 (1)体位 无休克者取半卧位;(2)禁食、胃肠减压。
2.病情观察 (1)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2)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3)定时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4)动态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
3.治疗配合 (1)输液或输血;(2)抗感染;(3)诊断未明确者,禁用止痛剂;(4)必要时做好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1)体位 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鼓励病人及早活动;(2)禁食、胃肠减压。
2.病情观察 (1)定时监测生命体征;(2)注意腹部症状和体征;(3)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4)观察 手术切口情况;(5)注意腹腔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
3.治疗配合 (1)用药护理;(2)腹腔引流护理;(3)伤口护理。
4.健康指导
【注意事项】
1.腹部体检时动作轻柔。
2.注意体位是否与病情相符。
3.胃肠减压的观察及护理。
【见习报告】
1.分别记录病人一般资料、简要病史、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护理计划。
2.记录见习心得。
【练习与思考题】
1.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2. 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见习四 颅脑损伤疾病病人的护理
(综合性见习,3学时)
【见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头皮损伤、颅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脑脊液耳鼻漏的护理。
2. 掌握脑损伤的分型、并发症及对症护理。
3. 熟悉颅脑损伤病人的评估。
4.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珍视生命,关爱病人,维护健康。
【见习资源】
颅脑损伤病人、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棉签、手表、手电筒、输氧及吸痰设备各一套、眼底镜、一次性无菌治疗巾、注射器、气管切开包。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对典型病例进行评估
1.健康史:详细了解受伤过程,如暴力的大小、方向、性质、程度;病人当时有无意识障碍,其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无中间清醒期、逆行性健忘;受伤当时有无口鼻出血、外耳道出血或脑脊液漏发生;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情况;初步判断受伤的严重程度,是颅骨损伤、脑损伤或是复合损伤;同时了解现场急救情况;了解病人既往健康状况。(评估方法:问诊)
2.身体状况:
(1) 病人饮食、睡眠、排便习惯(评估方法:问诊)
(2) 局部:病人伤后意识状况,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射,头痛部位、程度,外漏脑脊液性质、量及神经系统体征及颅内压增高征象。(评估方法:观察、问诊、查体)
(3) 全身:判断损伤的分类、伤口情况,及有无伴随症状,如中枢性高热、癫痫发作、躁动、应激性溃疡。了解病人的营养状况、自理能力。(评估方法:观察、问诊、查体)
3.实验室检查 (评估方法:查阅病历)
(1) 头部摄片:了解颅骨受损情况,识别开放性和凹陷性骨折。
(2) 心电图检查:了解心功能状况
(3) 颅脑CT检查:定位颅内骨折片及血肿
(4) 胸部摄片:了解肺功能状况
(5) 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
4.目前治疗情况及康复状况 如:病人使用脱水剂的方法及效果(评估方法:问诊、查阅病历、观察)
5.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评估方法:观察、问诊)
6.预后判断,根据病人康复状况评估病人预后(评估方法:分析、讨论)
二、通过病例评估由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护理问题、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
三、教师示教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法
(一)一般护理 (1)体位,抬高床头15º~30º,以利于脑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2)保持呼吸道通畅。(3)营养支持。(4)做好基础护理。
(二)病情观察 (1)意识状态。(2)瞳孔。(3)生命体征。(4)肢体功能
(三)治疗配合 (1)脱水疗法护理、亚低温冬眠疗法护理。(2)应用抗生素防治颅内感染。(3)术后脑室引流者,妥善固定、无菌操作、保持通畅、定时观察记录。
【注意事项】
1.观察并测定病人生命体征,呼吸道是否通畅,伤口有无渗液、有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方法正确。
2.鉴别血液与脑脊液的方法。
【见习报告】
1.分别记录病人一般资料、简要病史、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护理计划。
2.记录见习心得。
【练习与思考题】
1.颅脑损伤病人如何观察意识状态?
2.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见习五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综合性见习,3学时)
【见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手术前后的护理。
2. 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3. 熟悉胸部损伤病人的评估。
4.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珍视生命,关爱病人,维护健康。
【见习资源】
胸部损伤病人、体温计、血压计、输氧及吸痰设备各一套、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对典型病例进行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一般情况、受伤史,了解病人受伤经过与时间,部位,暴力大小,有无恶心、呕吐昏迷等。既往史。(评估方法:问诊)
2.全身:评估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呼吸困难,有无休克,有无咯血等。(评估方法:观察、问诊、查体)
3.辅助检查:胸部X线等检查结果。(评估方法:查阅病历)
4.心理和社会认知情况。(评估方法:观察、问诊)
(二)术后评估
1.术中情况 了解手术、麻醉方式和效果、术中出血、补液、输血情况和术后诊断。(评估方法:观察、问诊、查阅病历)
2.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引流情况,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评估方法:观察、问诊、查体)
3.心理-社会情况(评估方法:观察、问诊)
二、通过病例评估由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护理问题、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
三、教师示教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法
(一)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神志、瞳孔、面色变化情况。
(二)维持循环功能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血液、痰液及呕吐物。
(四)预防感染。
(五)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保持管道密闭、保持引流通畅、严格无菌操作、观察并记录、掌握拔管的指征。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水封瓶每日更换。
2.保持引流管道的密闭性,定期检查引流管接口处,避免脱落。
3.注意观察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是否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见习报告】
1.分别记录病人一般资料、简要病史、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护理计划。
2.记录见习心得。
【练习与思考题】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见习六 泌尿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见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尿石症、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手术前后的护理。
2. 掌握各种导尿管的用途、用法及护理;。
3. 熟悉泌尿外科疾病病人的评估。
4.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珍视生命,关爱病人,维护健康。
【见习资源】
尿石症病人、导尿管、膀胱造瘘管、肾造瘘管。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对典型病例进行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一般情况、生活环境、饮食特点及饮水习惯。既往有无结石史,有无代谢和遗传性疾病。(评估方法:问诊)
2.全身:评估疼痛的部位、程度和血尿特点、肾绞痛发作的情况。了解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估方法:观察、问诊、查体)
3.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方法:查阅病历)
4.心理和社会认知情况。(评估方法:观察、问诊)
(二)术后评估
了解病人结石排出情况;尿路梗阻是否解除;肾功能恢复情况;切口愈合情况;有无发生尿路感染、“石街”形成(评估方法:观察、问诊、查体、查阅病历)
二、通过病例评估由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护理问题、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
三、教师示教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法
(一)非手术疗法护理。
1.缓解疼痛
2.鼓励病人多饮水、多活动。
3.病情观察
(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护理
1.术前准备 术前3日忌食产气食物,术前1日口服缓泻药,术日晨禁食。
2.术后护理 ①术后卧床休息6小时,鼓励病人多饮水。②采取有效的运动和体位。③观察碎石排出的情况。④观察有无血尿、发热、疼痛和“石街”形成。
3.健康教育
尿石症的预防,包括大量饮水、饮食指导和药物预防。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2.注意观察引流导管是否通畅。
【见习报告】
1.分别记录病人一般资料、简要病史、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护理计划。
2.记录见习心得。
【练习与思考题】
.1.泌尿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2.何谓“石街”,有何表现如何护理?
见习七 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综合性见习,3学时)
【见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针对具体病人能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
2. 熟悉四肢骨折的病因和类型、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 熟悉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评估。
4. 培养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职业道德,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
【见习资源】
四肢骨折病人、牵引器具、石膏固定所用物品、内固定物品、防外旋鞋。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见习四肢骨折病例进行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问诊病人年龄、工作性质、受伤原因、现场急救情况,既往有无骨骼病变(评估方法:问诊)
2.身体状况
(1) 骨折类型、局部体征和功能状况(评估方法:问诊、查体)
(2) 外固定是否有效、夹板石膏松紧是否合适,石膏有无断裂,牵引是否有效、有无并发症,皮肤有无红肿、破溃(评估方法:查体、问诊)
(3) 全身情况:有无休克,有无并发症(评估方法:查体、问诊)
3.实验室检查(评估方法:查阅病历)
(1) 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肾功能检查,了解有无手术禁忌征
(2) x线检查:了解有无骨折和骨折类型、合并损伤
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评估方法:问诊)
(二)术后评估
1.麻醉方式、手术方法、术中情况(评估方法:问诊、查阅病历)
2.术后生命体征、切口情况,有无并发症情况(评估方法:问诊、查体、查阅病历)
3.病人术后治疗及康复情况(评估方法:查阅病历、查体)
4.病人心理状态(评估方法:与病人沟通交流)
二、通过病例的评估由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护理问题、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
三、教师示范护理措施实施方法
(一)一般护理 (1)卧床护理。(2)饮食护理。
(二)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2)肢端血运状况。(3)伤口情况。
(三)治疗配合(1)小夹板固定病人的护理。(2)牵引病人的护理。(3)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4)手术病人的护理。
(四)心理护理
(五)健康指导
【注意事项】
护理查体注意动作轻柔,正确搬动肢体。
【见习报告】
1.分别记录病人一般资料、简要病史、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护理计划。
2.记录见习心得。
【练习与思考题】
1.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如何观察及护理?
2.四肢骨折病人术后护理的措施有哪些?
教研室主任(签字): 编写人(签字):周薇 杨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