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下学年14护本2《社区护理学》形成性评价方案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社区护理学》形成性评价方案
授课学期:2016-2017学年下学期
授课班级:2014级护本2班
课程编号:XZ0502008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限选课
学分/学时:2学分,总学时34,理论26,见习4,讨论2,考核2
根据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关于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形成性评价相关工作的意见》以及《广西中医药大学形成性评价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工作,从形成性评价工作科学性、导向性、多元化、激励性、情感、可行性等原则出发,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 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内容
《社区护理学》是对外护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的交叉学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宏观护理思维,让学生会以人群和社区为对象思考护理问题。因为《社区护理学》课程涉及的临床护理操作与基础护理学交叉,在护士资格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不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授课时间短,教学内容多,实训不足的特殊性。因此,形成性评价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正适用于《社区护理学》的评价。《社区护理学》的形成性评价的形式与内容主要包括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平时成绩由作业、案例分析报告、考勤和课堂提问四个部分进行。
- 方法
第一部分,期末考试以闭卷、传统考题的形式开展,占期评分数的60%。
第二部分,平时成绩占期评分数的40%。
作业,教师布置两次课后作业,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出作业成绩,每次作业占平时成绩的30%。
见习报告,学生参加社区见习,根据社区带教老师布置的课后思考,完成社区见习报告。见习报告占平时成绩的40%。
考勤,因为课时有限,课程内容较多,所以本课程随机考勤三次,缺勤一次扣30%平时成绩,缺勤三次平时成绩记为0分,取消期考资格。学生迟到一次扣平时成绩1分。
课堂提问,教师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提问学生。主动回答提问的学生,根据回答情况,每次加平时成绩1分。
最终学生期评期评成绩,由教师综合以上数据给出。
三、形成性评价的组织实施
1.教研室
(1)组织教师开展形成性评价工作。指定教研室教学秘书(或各科室教学秘书)负责形成性评价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检查或抽查形成性评价工作,重点检查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情况,了解学生的感受及看法,提出改进意见。
(3)保存形成性评价资料。形成性评价资料保存于教研室。
2.任课教师
(1)按形成性评价形成工作要求,作好教学设计,开展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工作。
(2)组织学生开展与课程形成性评价相关的学习活动。负责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按照要求填写表格,整理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资料,作为档案保存。
(3)将形成性评价开展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
3. 学生
(1)积极配合、参与上课教师开展的形成性评价活动。
(2) 在得到个人反馈后,明确改进方向,积极开展自主学习 。
四、形成性评价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教研室负责定期对任课教师开展的形成性评价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1. 检查的内容: 教师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原始记录(工作登记表见附件);作业批阅记录;评价是否合理。
2. 教研室检查情况要有记录,内容包括: 专业、科目、检查时间、项目、人数、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等。检查记录妥善保存。
3.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对任课教师不按规定开展形成性评价,不认真批改作业和做考核记录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将与绩效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