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内护

7、8糖尿病

发布时间:2017-10-10 16:07:36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设计

 

 

 

 

 

 

 

 

 

 

           讲授课程:内科护理学

        章 名 称: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适用专业:护理学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第七章 第七节糖尿病(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5版)

课程

内科护理学

授课班级

本科三年级

授课时数

5

设计者

凌芸

所属学校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本节(课)教材内容分析

    “糖尿病”选自人卫版尤黎明、吴瑛主编的《内科护理学》第七章第七节的内容,需5个课时完成,教材讲述了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常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重点阐述了营养失调、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2个护理问题,包括护理措施:饮食、用药、病情监测、运动、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教材内容科学、实用,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到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及解决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具体应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熟悉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3)熟悉糖尿病患者常见护理问题。

(4)掌握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饮食、用药、病情监测、运动、健康教育)。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临床案例及展示图片,创设话题,提出问题,使学生能说出糖尿病对人类的危害性,引起学生兴趣。
  2.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案例有哪些症状,应当如何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使学生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 老师结合学生讨论结果补充解决糖尿病的症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主导教学,师生互动良好。
  4. 通过课堂练习:角色扮演分组进行糖尿病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做到“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分小组讨论、练习,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2. 学习中感受和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困扰问题并积极帮助解决。

(3)学会移情,懂得关心爱护患者。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感知

播放视频糖尿病病例,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2

掌握

掌握饮食、用药、病情监测、运动、健康教育的方法。

3

领会

糖尿病患者治疗要点。

4

分析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问题。

5

应用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饮食、用药、病情监测、运动护理及健康教育)。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教学重点

  1. 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
  2. 糖尿病患者常见护理问题。

3.糖尿病患者护理措施(饮食、用药、病情监测、运动护理及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

1.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2. 饮食、用药、病情监测、运动护理具体方法。

 

三、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学情分析:

  1. 学生为护理本科三年级学生,具备解剖、生理等基础知识。
  2. 已学习糖尿病的的概念、病因及观察要点,对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且尚未接触过真正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十分陌生。

(3)普遍反映内科学习枯燥、乏味、抽象,但本科生具备教强的求知欲和模仿能力,教学时应引入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体验,以激发其主动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具有一定的自行思考的方法与能力。

(5)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比较强。

教学预测:

(1)该专业的学生已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健康评估、药理学等基础课程,对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案例分析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真实案例并结合讲解,可望激发学生对心律失常的学习兴趣,乃至对内科护理学的探索热情。

(2)学生且尚未接触过真正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十分陌生,普遍反映内科学习枯燥、乏味、抽象,但本科生具备较强的求知欲和模仿能力,教学时引入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体验,以激发其主动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建立评判性思维。

(3)学生对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话题感兴趣。

(4)平时和学生接触较多,已建立较好的感情基础,有利于本章内容的学习。

四、教学方法

1.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法++ 角色扮演练习法 + 多媒体视频法。

  (1) Seminar可译为研讨会,此教学法可充分激发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团队沟通能力,实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

  (2)案例分析导入法,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锻炼学生自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视频、演示和角色体验方法。通过学生认真观摩、体验、练习,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2.板书设计

黑板(白板)设计:

右侧为多媒体屏幕,左侧为板书部分

黑板左侧书写章节的大标题及小标题

  • 糖尿病患者护理

②糖尿病患者主要护理措施:

  饮食、用药、病情监测、运动护理及健康教育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利用PPT承载信息量大,便于处理图片、利于内容的全面阐述等特点,结合本章的内容制作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

①播放视频,直观呈现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理感受,引出课题。

②利用PPT展示针对案例设置的讨论题目。

③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的方式展示图片、文字、声音等内容,总结讨论结果,课堂生动活跃,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④最后利用PPT将本章的重点进行总结、强化以及分析病例,并留下课后思考题。

3.教学互动环节

课上互动:

1.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共同参与,体验作为护士如何指导患者进行饮食、用药、病情监测、运动护理及健康教育

    2.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

提问课程分组讨论结果(临床表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要点),并加以点评。老师起引导作用,主要锻炼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此题的能力。

 

课下互动:(互动过程中及时反馈、及时评价)

  1. 课前互动:收集资料。课后互动:布置思考题。。

2.在微信群、QQ群随时回答解决同学的问题。

4.教学环境设计(本内容可选择)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感知

视频

病例资料

C

H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10分钟

引用

2

熟悉

图片、文本

临床表现

A

G

掌握临床表现

30分钟

 引用、自制

3

领会

图表、图片、文本

治疗要点

F

G

领会治疗要点

20分钟

 引用、自制

4

分析

文本

护理问题

C

H

掌握规律和方法很重要

20分钟

自制

5

应用

文本

护理措施

J

F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又得到巩固提升

80分钟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五、学习资源

1. 教材:《内科护理学》第5版,尤黎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是护理学专业《内科护理学》的主要教材),

2.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学经验,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本学科学习特点。

 3.利用医院多是由病人案例,进行课堂检测教学效果。

4.  网上教学平台:通过微信群、QQ群,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即时发布疾病相关知识,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六、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和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一、

 

视频播放:病例展示。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答,根据该患者有什么苦恼?判断出是什么疾病?

思考后回答:不敢进食。糖尿病。

视频、文本、图片依次展现

并板书

以临床病例话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追问:大家回答地非常好。这种疾病的病因是什么?

讲解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学生回答

PPT文本

让学生从病例中收集信息,并结合疾病特点,带着问题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教师追问:对。从护理的角度看,该患者有哪些护理问题?你会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

 

分组4组讨论

PPT文本

 

   

 

    讨论教学法,促进学生发挥自主学习潜能,锻炼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能力,查找资料、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能力。

 

二、

讲授

过程

 

提出

问题

 

解决

问题

 

 

 

学习

新知识

肯定学生、讲解护理措施:讲述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为营养失调、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

赞同学生所讨论出的护理措施,利于PPT展示护理措施要点(饮食、用药、病情监测、运动护理及健康教育)。

 

 

    组长发言

    陈述结果

 

PPT展示

图片、文本

播放视频播放具体方法:全国糖尿病健康教育一等奖视频。

聆听

观看

感受

模拟

练习

PPT文本

通过讲授+视频+真人示范  + 教具示范的教学方法,阐述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做到将理论贴近现实生活,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教具示范:食物交换模型进行饮食指导。

 

师生互动,学生听讲解

PPT文本

进行知识点总结,分析重点、难点。

角色扮演请同学2人一组,一人扮演患者,另一人扮演护士,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饮食、用药、病情监测、运动护理的健康教育。

 

学生练习。

PPT展示

图片、文本、板书

同时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共同参与,体验作为护士如何指导患者,作为患者如何有效掌握这些护理措施,既培养学生关爱帮助患者之心,又使学生有效的掌握较好服务于临床的实用护理方法。

三、

巩固

知识

 

拓展

应用

 

总结:最后,再次强调护理人员应充分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问题,正确采取护理措施,做到合理的安排饮食,充分的休息,提供良好的环境,尤其掌握准确的氧疗、呼吸功能锻炼、有效咳痰的方法,将这些护理措施贯穿于健康教育当中,才可能最大程度的帮助糖尿病患者享受到自由自在的顺畅呼吸。。

学生根据本堂课所学知识,一起回忆,同学们可以归纳。

主要由学生回答。

PPT文本、

归纳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强调重点,让学生再次感受到自己今后的护理责任。

布置课外练习作业:

患者一旦发生窒息,应当采取什么护理措施?

让学生收集资料,拓展学科知识与进行科学研究的思维。

PPT文本

通过布置分组讨论题目,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教学效果评价

形成性评价:

  1. 课堂提问和课下思考题学生完成质量较高,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知识点,但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均有进步。

  2.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活跃,回答问题的质量较好,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3.情感教育,亲近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

4.学生在教学平台上讨论一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平台反馈,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与课后讨论。

5.由于学生基础存在差异,讨论时少数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个别学生的交流意识不强,仍然只是一个听众,还没有从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

自我评价:

    教师具备教学基本功,备课充分,在本堂课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切实感受糖尿病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为基线,融合了案例分析导入法、演示法、角色扮演练习法、多媒体视频多种教学方法,并运用了图片、教具(气球)进行讲解,较好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上课符合临床,不厌其烦,细心讲解,使学生有所收获。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在讨论的基础上讲解,更加深学习印象。

    充分体现课改的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师通过生活情景、临床实际为主线,将本课的内容很巧妙地串在一起,突出了现实意义。在这节课中,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使大家学到了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八、教学反思、总结

本次课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为基线,融合角色扮演练习法、多媒体视频多种教学方法,并运用了图片、教具(气球)进行讲解,直观、形象、生动的阐述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内容,使学生多感官的参与,突破了学生的认知障碍,优化了课堂,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的、垂直的、机械的教学方式,改善了内科护理学以往枯燥、乏味、抽象的教学现状,充分做到“教”与“学”的互动,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达到了大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树立关心爱护患者意识的目的。

本次课的不足之处:

  1. 学生查找资料有限,对相关知识背景的储备不很充分,讨论不够深入,鼓励学生多下图书馆、学习文献查找的方法,建立网络云盘达到资源共享。

2.小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欠佳,课堂讨论及参与度不高。对于此问题,解决办法如下:讲课过程中,适当在熟悉基础知识后再引出新问题,启发或提示。课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想法,另外可以通过QQ、微信平台,加强交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和建议)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