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康复科护理

覃勤康复护理教学设计3

发布时间:2017-10-10 15:27:2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设计

 

 

 

 

 

 

 

 

 

 

            讲授课程:康复护理学

            章 名 称:第三章  康复评估

            适用专业:护理学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第三章  康复评估(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3版 燕铁斌主编)

课程

康复护理学

授课班级

大学本科三年级

授课时数

3

设计者

覃勤

所属学校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本节(课)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 感觉、运动功能的评定。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评定。3.肌电图及其他相关康复护理评估。

教材主要围绕着康复的核心问题针对各个类型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来开展论述,让学生了解开展康复评定的程序及方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知识目标:

(1)掌握感觉、运动功能的评定。

(2)熟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评定。

(3)了解肌电图及其他相关康复护理评估。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康复护理学。

(2)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获得从点、线到面的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和讨论康复案例,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人文情怀。

(2)通过对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培养学生从病人角度思考及救死扶伤情感。

(3)通过与学生互动讨论康复案例,将课堂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使学生明白学习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感知

了解目前康复评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2

掌握

掌握感觉、运动功能的评定。熟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评定。

3

领会

通过分析康复案例,使学生获得从点、线到面的分析思维能力。

4

分析

通过对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培养学生从病人角度思考及救死扶伤情感。

5

应用

通过与学生互动讨论康复案例,将课堂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使学生明白学习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教学重点

1.感觉功能的评定。2.运动功能的评定

教学难点

1.感觉、运动功能的评定。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三、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学情分析:

(1)课程授课对象为护理本科三年级学生,学生的护理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思维较活跃,课堂气氛较好,大多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

(2)学生具有一定的自行思考的方法与能力。

(3)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比较强。

教学预测:

(1)该专业的学生已学习了临床护理学知识,对运用护理程序照顾病、伤、残者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康复案例,可望激发学生对康复护理学的学习兴趣。

(2)学生对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话题可能感兴趣。

 

四、教学方法

1.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以“病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法,使学生结合实际进行主动学习。以相关病例导出如何进行康复评定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康复护理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在讲解感觉功能的评定时,利用案例分析从康复护理的方法和规律入手,详细解读康复评定的步骤及关键点,使学生容易掌握,有效培养学生总结分析的能力。

最后设置课堂提问及课后思考,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有利于学生将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2.板书设计

黑板(白板)设计:

黑板左侧书写章节的大标题及小标题

1、从康复评定开始进行讲解,将重点总结在黑板中。

2、启发学生分析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同时在黑板上用简略的图例(配合多媒体讲解,按照步骤逐步板书记录)讲解康复评定的知识点。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1、配合讲解逐步明确感觉、运动功能的评定过程。

2、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的方式展示内容,课堂生动活跃,将康复护理学理论与现代多媒体的多种展现手段结合,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3、最后利用PPT将本章的重点进行总结、强化以及分析病例,并留下课后讨论题目

3.教学互动环节

   1、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

   ①启发式提问引起课堂讨论:启发学生分析病人出现功能障碍时,如何进行感觉、运动功能的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②教师举例引起课堂讨论:展示相关病例,说明功能障碍与康复护理的关系,由此可使学生把护理基础知识与康复知识相融合。

   2、基于情境的角色扮演:

让学生基于情境进行模拟角色扮演,通过相互进行康复评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老师起引导作用,主要锻炼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微信群、QQ群随时回答解决同学的问题。

4.教学环境设计(本内容可选择)

多媒体教室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感知

文本

了解目前康复评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B

E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5分钟

自制

2

掌握

图片、文本

掌握感觉、运动功能的评定。熟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评定。

C

D

掌握相关知识点

35分钟

引用、自制

3

领会

图片、文本

通过分析康复案例,使学生获得从点、线到面的分析思维能力。

F

G

领会知识要点,培养思维能力

20分钟

引用、自制

4

分析

文本

通过分析对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定,将课堂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

C

H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0分钟

自制

5

应用

文本

通过与学生互动讨论康复案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康复护理的认识。

J

F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又得到巩固提升

20分钟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讨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五、学习资源

1. 教材:《康复护理学》燕铁斌主编,卫生部“十二五” 规划教材·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学经验,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本学科学习特点。

 3.网上教学平台:通过班级QQ群,将课程讲稿、课程大纲、教学课件、课堂辅助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开放,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六、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和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一、

 

幻灯片播放:数据、图片展示。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答,目前康复评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情况是什么情况?

思考后回答

文本、图片依次展现

 

以临床使用话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追问:再想想你们如何对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定?

学生回答: 利用各种量表及工具进行评定

PPT文本

通过总结刚才的话题,引入课堂的主题——康复评定,由问题开始新课程学习。

 

二、

讲授

过程

 

提出

问题

 

解决

问题

 

 

学习

新知识

教师讲解:从感觉、运动功能的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评定五个方面论述康复医学。

学生听讲解。

PPT展示

图片、文本

通过对感觉、运动功能的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评定五个方面,阐明如何进行康复评定。

教师提问:进行康复评定时有什么原则和要求?

教师讲解:讲解相关康复评定的原则和要求和具体护理工作中的细节对康复评定的影响。

学生回答:如何进行康复评定的程序还有些模糊

PPT文本

通过提问,结合相关护理基础知识,从而深入理解康复医学与护理之间的关系。

总结:康复评定的步骤、原则和要求。

学生根据本堂课所学知识,一起回忆,同学们可以归纳。

PPT文本、图表

加强知识点的印象,学会学习的方法。

三、

巩固

知识

拓展

应用

学以致用:分析如何在临床更好地进行康复评定,并提出思考问题“如何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进行康复护理?”。

 

主要由学生回答。

PPT文本

加强学习方法应用。

 

布置课外练习作业:

查阅资料进一步分析临床护士对康复评定的重视度及掌握程度。

让学生收集资料,拓展学科知识与进行科学研究的思维。

PPT文本

 

                                     
 

 

 

教学流程图

 

 

根据教师问题思考并回答

 

 

学生听讲解,理解康复评定与康复的关系

 

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如何进行康复评定

开始

学生模拟进行康复评定

 

根据提问思考回答问题

 

 

 

图片

脑卒中病人

 

 

PPT

康复评定要点、原则

结束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

应  用

 

学生的

活  动

 

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教师提问如何对病例进行康复评估?

教师总结,并提出康复评定与康复的关系

康复评定的程序

归纳本节知识点,布置课外思考

 

 

 

病例举例

脑卒中病例

教师适当归纳总结

 

 

 

 

 

 

 

 

 

 

 

 

 

 

 

 

 

 

 

 

 

 

 

 

 

 

 

 


七、教学效果评价

形成性评价:

1.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知识点,但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较弱,不能灵活运用学过的基础知识来分析临床案例。

2.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活跃,通过互动环节,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自我评价:

本节课设计思路清晰,从简单到复杂,从病例到理论学习再到实践操作,都是步步推进,层层深入,这样既解决了本课的难点,又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也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通过生活情景、临床实际为主线,将本课的内容融合在一起,突出了现实意义。在这节课中,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使大家学到了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主动学习知识的方法。

八、教学反思、总结

 整堂课,应用了举例、视频、图片、文本等多种教学多媒体资源,利用提问、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整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康复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让同学们在思考讨论的环境中进行主动学习。学生在课堂中气氛活跃,能够积极回答问题,敢于表现自我。

但在分析案例和实践操作时,有小部分学生主动性不强,参与度不高,今后教学中要注意关注这部分学生。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和建议)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