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第一章 教学设计
附件: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 精神科护理学 | ||||
课程章节 | 第一章 诸 论 | 授课学时 | 2 | ||
所属院、部 | 护理学院 | 设计者 | 鲍淑兰 蓝红霞 | ||
授课专业 | 护理学 | 授课年级 | 2014级 | ||
一、(设计理念): | |||||
1.开启学生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的兴趣,希望能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能激起学生对精神疾病的学习兴趣,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精神科护理学》。 2.以临床常见病作为案例进行导入,真实且震撼,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精神疾病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改变只有在精神疾病治疗的专科医院或诊室才能看成到精神病人的定性思维。 3.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心理表现等。 4.通过诸论的学习,让学生清晰了解到精神疾病从古到今一直存在,护士在精神科中的作用等等,培养学生职业的责任感与自豪感。 | |||||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 |||||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
诸论是《精神科护理学》的启蒙章节,教学大纲虽列为非重点内容,但通过诸论的学心,帮助学生了解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通过图片来讲解精神疾病病人的疾苦,引导学生正确、科学的面对精神病病人。 1.知识目标:(1)能说出精神障碍的概念。 (2)能说精神病人的临床共性特征。 2. 技能目标:能分辨出病人的行为表现是否正常,且能说出为什么。 3.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精神疾病病人疾苦,尊重与理解病人。 (2)理解临床其他学科中对心理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3)有意识的依法从护。 | |||||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
重 点:1.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2. 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提问、启发式讨论、强调。 教学难点:1. 精神科护理工作内容与特点。 2. 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 | |||||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 |||||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护理学心理学》,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又有临床护理学的学习经验,对临床学科中心理护理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加上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教学预测:本次教学以临床常见案例作为学习引导,让学生明确并非只有精神病院里才碰得上精神病人,让学生了解精神病人的疾苦,了解精神病学科的发展及精神科护理的发展现状,有助于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因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开启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的历程。 | |||||
四、教学方法: | |||||
1.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 |||||
策略:本次课在设计上采用案例引导教学的思维模式。用身边事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更通俗易懂。 方法:用常见病,多发病也常出现精神症状来引入教学内容,采用轻松的教学方式开户新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精神疾病并非可怕的疾病,正确的护理很重要。 | |||||
2.板书设计: | |||||
黑板(白板)设计: 第一栏第一章 诸论第一节精神医学发展简史一、国外对精神疾病本质认识的历史演变过程,即国外精神医学发展简史 二、中国精神医学发展过程,重要事件1.2.××××××××××第二栏第二节 精神病护理发展史×××××××第三栏第三节 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第四栏案例讨论:一肿瘤患者的郁抑情绪。×××××××
| |||||
3.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 |||||
课上互动: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教学】 【理论教学】 什么是精神病? 【提问】护理是什么?什么是精神科护理学? 【师生互动】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应具备怎么样的素质。 【课堂总结】精神科护理应该如何学习? 【布置作业】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导入:2013年12月一痔疮患者选择跳楼自杀。痔疮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为什么该病人会痛苦到选择死亡? 教师通过案例对新知进行解释。 运用《护理学导论》的知识与教材知识相联系,启发同学们思考精神科护理学的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如暴力发生时,作为护士应该如何应对? 教师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对新科目进行整理,提出学习要求及学习方法。 学生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回答现实生活中什么现象会有可能是精神病的表现。 学生回答护理学导论中护理的相关概念。 提问3位学生回答。 学生应用现学知识回答问题。启发对新知的学习。 学会观察与分析。 知识的相关性。 启发学生观察与思考,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1. 督促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的相关性。2.温故而知新课下互动: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周围有没有你认为精神异常的人?为什么? | |||||
五、学习资源: | |||||
医学课程精品网www.med126.com 参考书目: 1.杨立群 主编《精神科护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马风杰 主编《精神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六、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 |||||
让学生利用周末支观察周围有没有你认为异常的表现有哪些?为什么?。 | |||||
七、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评价: 以案例导入,自然而然的感觉到精神疾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此授课形式很有启发性,内容形象,便于容易,方便记忆,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更能锻炼自己的胆识与口头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 教师评价:通过提问以及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感觉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特别踊跃,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世界感到好奇,将自己日常生活中与精神疾病患者的所闻所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为此老师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强调这是学习好本门课程应具备的素质。对踊跃回答的同学记录其姓名,并向同学保证今后尽量多安排时间供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学生的回答看,大多数学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科学认识较少,很多人不知道精神疾病护理工作有何特殊性,要么觉得精神科护理新鲜好玩,要么觉得精神科护理非常压抑,今后需结合学生的这种情况加强专业教育 | |||||
自我评价: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强调这是学习好本门课程应具备的素质。对踊跃回答的同学记录其姓名,并向同学保证今后尽量多安排时间供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学生的回答看,大多数学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科学认识较少,很多人不知道精神疾病护理工作有何特殊性,引发学生思考学科的特殊性,帮助学生学习。
| |||||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课后补充): | |||||
包含尚未包含在内的设计内容,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在讨论环节,时间掌控不佳,存在了拖堂5分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
| |||||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