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实验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2.5学分,总学时40,理论32,实验(见习)8,网络0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讨论,加深对各类精神疾病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精神科的基本理论和对常见精神障碍病人整体护理的技能。
2.通过精神病院见习,理解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方法;了解精神疾病的治疗及护理。
3.通过角色扮演,掌握如何与精神疾病病人接触、交流的基本技巧,并能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掌握危急状态病人防范基与护理。
4.通过课堂分组讨论,识别常见精神疾病的精神症状;了解精神疾病的诊断。
实验教材:《精神科护理实验讨论讲义》(自编)
教学目的和内容
实验一 精神障碍案例分析
【实验目的】
1.掌握常见精神症状,并能正确判断精神症状;
2.能对常见精神障碍疾病进行分析诊断,并能正确区分一般心理问题与重型精神疾病。
【实验内容】
1.分成若干组,各组分别进行病例分析讨论;
2.病例一:王某,女,29岁。承认那天晚上确实感到李洪志掐她的脖子,看到是李洪志。承认能与某男歌星进行交流,能听到某男歌星的声音,就在耳边,声音说“29岁时要娶她”,“还有时听到好多人的声音说我长得漂亮”,问为什么让玉皇大帝救她?称自己是七仙女转世。说她想见国家领导人,是向他们举荐自己能当文化部部长,“因为自己的亲生父母是特别伟大的人,保密不能说,现在养父母对自己也很好。”交谈过程中病人表情变化很少,问病人心情好不好?病人答:“还可以。”病人不承认自己有病,不愿住院,想外跑被保护于床时,大喊:“解开我!我要找院长,保护人权。”医师与病人交谈时,如别的病人插话,病人即大发脾气高声说:“走开,走开”在病房内与其他病友交往尚可,未见冲动及怪异行为。
思考题:(1)找出病例存在哪些精神症状?(2)依据典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作出疾病诊断?
*实验二 角色扮演护士与精神疾病病人的接触及危急状态的护理
【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与精神疾病病人接触交流的基本原则及技巧;
2.学习掌握病人出现危急状态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实验内容】
l.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2.病例一:患者,女性,30岁,患“情感型精神障碍”,结婚7年,多年不孕。前年元月做诊断性刮宫,术中、术后顺利,但患者感觉情感低落,自我评价低,自感一切都不如人,前途渺茫,老预感家庭要出现不幸,悲观失望,并出现语言减少,语速减慢,声音低沉,感到脑子不能用了,甚至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顾。认为“只有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生活没意思,不值得留恋”。曾经在家两次用绳子进行自缢,平时丈夫对她关心很少,又无知心朋友。
角色扮演:(1)针对此病人情况用自杀评估表评估自杀危险程度?(2)针对患者应如何进行护理?
3.病例二:一位严重应激障碍性木僵患者,女,20岁。
角色扮演:(1)如何进行生理、心理方面及安全护理?(2)如何进行健康宣教工作。
4.病例三:王先生,35岁,第二次入院,在32岁时,由于失恋导致失眠一星期,于是出现精神症状,如认为自己能力超强、什么事都能做、还主动帮助别人、或照顾别人,尤其体力活动方面表现勤快,话多,常常请客送礼。渐渐变得容易激动、发脾气、活动量大、晚上睡眠少、进食也少,当时住院二个月,症状缓解后出院。出院后继续服药二个月后自行停药。二个星期前,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到深夜,病人开始变得情绪低落、不想说话,随后又出现发脾气、攻击行为、活动量大、夸大妄想等症状。
角色扮演:(1)王先生情绪起伏,应属于什么病?能够治疗好吗?(2)你若是他的责任护士该如何与病人接触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
实验三 见习精神疾病的常见精神症状及病人的组织与管理
【实验目的】
1.认识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
2.了解精神疾病病人的组织与管理。
【实验内容】
1.见习精神病院及采集病史:参观医院及病房环境;分组问诊病人;
2.小组讨论;
3.集中讨论,教师总结;
4.书写见习报告,业余时间完成。
实验四 见习各类精神疾病病人的护理及电抽搐治疗护理
【实验目的】
1.学习神经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2.学习电抽搐治疗过程及护理;
3.学习护理程序的应用:神经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的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评价。
【实验内容】
1.见习神经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病人并与其沟通;
2.见习电抽搐治疗过程及护理;
3.小组讨论;
4.集中讨论,教师总结;
5.书写见习报告,业余时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