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急救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7章 急诊护理评估

发布时间:2017-10-10 15:07:3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设计

 

 

 

 

 

 

 

 

 

 

讲授课程:急危重症护理学

章 节 名 称:第七章 急诊护理评估

适用专业:护理本科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第七章 急诊护理评估(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3版)

课程

急危重症护理

授课班级

大学本科三年级

授课时数

2

设计者

梁丰

所属学校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本节(课)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包括以下内容: ①急诊初级评估的内容②急诊次级评估内容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知识目标

  • 能正确描述初级评估内容

  • 能正确描述次级评估内容

  • 能力目标

  • 能使用初级评估识别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

  • 能使用次级评估判断疾病或损伤的症状以及决定救治级别

  •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在抢救过程中分秒必争的意识。

  • 提高学生在紧急状态下工作的心理素质。

  •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生命的道德情感。

  •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掌握

    初级评估和次级评估内容

    2

    领会

    急诊护理评估的特点和实施要点

    3

    分析

    能使用初级评估和次级评估分析案例

    4

    应用

    能使用初级评估和次级评估判断患者病情并分级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教学重点

  • 初级评估

  • 次级评估

  • 教学难点

  • 初级评估

  • 次级评估

  • 三、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教学对象是医科院校本科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两年的医学基础课程及专业课学习,具备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但理论知识尚未转化为临床能力。理论课与临床见习间隔时间长,健康评估这门课在内外妇儿开课前已经学习过,但由于学生对各科疾病病人的大体形象没有概念,所以健康评估比较薄弱,遇到实例往往不知所措。

    四、教学方法

    1.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针对学生的情况,本课程在学习环节上,教师需要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手段先给学生建立常见急症病人的大体印象,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将健康评估学习到的笼统的知识,根据急诊科的特点合理应用。

    2.板书设计

    黑板(白板)设计: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利用PPT承载信息量大,便于处理图片、利于内容的全面阐述等特点,结合本章的内容制作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

    3.教学互动环节

    课下互动:(互动过程中及时反馈、及时评价)

    在QQ群随时回答解决同学的问题。

    4.教学环境设计(本内容可选择)

    多媒体教室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2

    掌握

    图片

    文字

    初级评估和次级评估内容

    A

    G

    能复述急诊评估内容

     

    引用

    3

    领会

    图片

    文字

    急诊护理评估实施要点

    C

    G

    接诊时具备清晰评估思路

     

    引用

    4

    分析

    图片

    文字

    急诊案例分析

    C

    A

    能立即识别危及生命的情况

     

    引用

    5

    应用

    图片

    文字

    急诊案例分析

    C

    A

    能准确判断患者救治级别

     

    引用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五、学习资源

  • 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张波,桂莉主编,卫生部“十二五” 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是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的主要教材)

  • 六、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和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一、回顾前课,承上启下

    幻灯片播放:

    5级分诊指标

    教师引入课题:

    虽然有明确的分级指标,但是如果快速高效地获取病人病情信息也是一门学问。

    可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PPT

    带领学生回顾前课,一方面加深他们的记忆,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现场的反应评估他们对本课知识的需求

    二、循序渐进,理清思路

    用流程图直观显示急诊评估的过程:初级评估+次级评估

    学生可随时提出疑问或异议

    PPT

    训练学生临床思辩能力,帮助他们分清主次与缓急。

    三、逐步解析,加深理解

    用树形图,分别展示初级评估与次级评估的要点

    学生可随时提出疑问或异议

    PPT

    展开讲解,丰富学生的知识网络

    三、呈现视觉刺激材料,实现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

    展示桑兰在美国参加体操比赛时失误落地后现场医护人员的评估及抢救大体过程。

     

    观看视频,随时提出疑问

    PPT

     

    • 通过实例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对临床急诊科实习有指导意义。

    •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共情,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有“时间就是生命”感悟。

    五、归纳小结

    辅助学生回顾本章主要内容

    集体回答

    PPT

    学生自主小结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复述、组织和深加工。

    六、课后作业

    给案例,让学生按照“初级评估→次级评估”的思路分析病案,并将分析过程写下来。

    将作业发送至指定邮箱

    PPT

    反复用统一的急诊评估模式分析不同案例,有利于知识向技能转化。

    七、教学效果评价

     

    本章节纯理论内容多,平铺直叙学生容易疲劳,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在15分钟以内,所以每间隔一段时间需要引入一个案例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一方面学习的效率更高,另一方面也更利于知识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总结

    本课程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提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视频、图、文等多种教学资源,紧紧围绕“急诊评估”这一主题完整地讲授,讲课环环相扣,首尾呼应。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在遇到不懂,能提出问题,及时请教师进行解答。学生还能根据教师提前预习课文内容,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毕竟理论不能脱离临床实践,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和建议)

    积极参与问答的基本是班上最活跃的那一部分学生,需要用一些教育学手段将尽可能多的学生调动起来。

    理论课给予再多的练习都是纸上谈兵,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加强临床实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