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急救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6章 急诊分诊

发布时间:2017-10-10 15:07:03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设计

 

 

 

 

 

 

 

 

 

 

讲授课程:急危重症护理学

章 节 名 称:第六章 急诊分诊

适用专业:护理本科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第六章 急诊分诊(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3版)

课程

急危重症护理

课程

急危重症护理

课程

急危重症护理

设计者

梁丰

设计者

梁丰

一、本节(课)教材内容分析

  • 本节课包括以下内容:①急诊分诊的作用②分诊的常用方法及分诊程序

  •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知识目标

  • 能复述急诊分诊的概念

  • 能分诊处设置要点及分诊护士资质

  • 能力目标

  • 能根据急诊分诊流程进行分诊

  • 能利用急诊分诊标准对院内急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

  •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在抢救过程中分秒必争的意识。

  • 提高学生在紧急状态下工作的心理素质。

    •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生命的道德情感。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感知

    急诊分诊时限

    2

    掌握

    急诊分诊的流程

    3

    领会

    急诊分诊的意义

    4

    分析

    院内患者的情况分级

    5

    应用

    能利用急诊分诊标准对院内急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教学重点

  • 急诊分诊流程

  • 急诊预检分级指标

    教学难点

    急诊预检分级指标

    三、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教学对象是医科院校本科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两年的医学基础课程及专业课学习,具备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但理论知识尚未转化为临床能力。理论课与临床见习间隔时间长,学生对不同病人的大体形象没有概念,这使得他们在利用评分指标给病人分级方面是不利的。

    四、教学方法

    1.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针对学生的情况,本课程在学习环节上,教师需要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手段先给学生建立常见急症病人的大体印象,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进行分诊知识的构建。

    2.板书设计

    黑板(白板)设计: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利用PPT承载信息量大,便于处理图片、利于内容的全面阐述等特点,结合本章的内容制作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

    3.教学互动环节

    课下互动:(互动过程中及时反馈、及时评价)

    在QQ群随时回答解决同学的问题。

    4.教学环境设计(本内容可选择)

    多媒体教室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感知

    图片

    文字

    急诊科的总体布局

    A

    G

    能理解急诊科布局的原理

     

    引用

    2

    掌握

    图片

    文字

    急诊科的区域布局

    A

    G

    掌握急诊科各区域的职能

     

    引用

    3

    领会

    图片

    文字

    急诊绿色通道

    C

    H

    通过实例体会绿色通道的运作及重要意义

     

    引用

    4

    领会

    图片

    文字

    急诊应急预案

    C

    H

    通过实例体会应急预案在急诊科的必要性

     

    引用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五、学习资源

  • 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张波,桂莉主编,卫生部“十二五” 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是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的主要教材)

  •  

  • 六、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和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一、回顾前课,承上启下

    幻灯片播放:

    EMSS:高效率的抢救

    • 院前急救

    • 院内急诊

    • 重症监护

    • 绿色通道

    教师引入课题:院前急救、急诊科、绿色通道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影响抢救的结果

    有疑问随时提出

    PPT

    带领学生回顾前课,一方面加深他们的记忆,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现场的提问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他们对本课知识的需求

    二、展示事例,促进知识构建

    幻灯片播放

    • 急诊科的总体布局

    • 急诊科的区域布局

    学生可随时提出疑问或异议

    PPT

    学生在自身已有的认识框架上,加深对EMSS的认知和理解

    三、呈现视觉刺激材料,实现情感目标

    展示湘乡市120急救不交费拒发车事件经过:

    2013年12月23日,幼儿转院耽误1小时后治疗无效死亡。

    讲解:由案例引出急救绿色通道的管理

    学生交流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

    PPT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共情,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绿色通道制度的重要性,有“时间就是生命”感悟。

    四、引入案例,加深理解

    案例:2011年8月24日上海宝钢医院手术室发生火情,至一名全麻病人死亡。

    讲解:急诊应急预案(常见急症、突发事件、灾难批量伤员等)

    学生交流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有疑问随时提出

    PPT

    将学生带入“救人”还是“自救”的两难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五、归纳小结

    辅助学生回顾本章主要内容

    集体回答

     

    学生自主小结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复述、组织和深加工。

    七、教学效果评价

    人的感知觉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将视听触等各种知觉刺激材料以一定逻辑顺序整合起来,借由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引导和贯穿教学全过程。

    八、教学反思、总结

    本章节纯理论内容多,平铺直叙学生容易疲劳,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在15分钟以内,所以每间隔一段时间需要引入一个案例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一方面学习的效率更高,另一方面也更利于知识的理解。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和建议)

    积极参与问答的基本是班上最活跃的那一部分学生,需要用一些教育学手段将尽可能多的学生调动起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