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形成性评价方案

2021级护理学2022-2023上学期《护理学基础》形成性评价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12-12 10:17:12 浏览次数: 【字体: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护理学基础》形成性评价实施方案

授课学期:2022-2023学年上学期

授课班级:2021级护理学

课程编号:BZ0501003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学时:4.5学分,总学时72,理论36学时,实验36学时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课程学习的客观评价。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参与精神。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潜能,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形成性评价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深化课程考核方式的重要途径。为此,根据《广西中医药大学关于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形成性评价相关工作的意见》以及《广西中医药大学形成性评价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结合《基础护理学》课程特点,特制定本课程形成性评价实施方案。

一、形成性评价形式

    1.分组汇报

老师制定评分规则,对翻转课堂分组汇报情况进行组间评分和教师评分,并及时反馈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2.线上学习

根据学生课程视频学习进度、章节测验、章节学习次数、课后作业等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考勤

每次课检查学生的到课率,采取课堂随机点名、雨课堂扫码签到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到课情况。课后老师了解学生缺勤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反馈。

4.学习态度

任课老师对在课堂上违反纪律者给予提醒,对于屡教不改者予点名批评。统计课后开放练习签到情况,根据学生课后参与开放操作练习的次数来进行评价反馈。

5.平时操作抽考

每一个实训大组的学生分四个小组,每小组随机抽查一名学生,小组之间根据操作评分标准互相评分。操作结束后小组代表做出点评,任课老师做点评补充和总结。

6.期中理论考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和掌握知识情况进行考核,对考试成绩及对知识点掌握不到位的题目进行集体反馈。

二、总评成绩评定方法

(一)平时成绩评定方法

形成性评价的环节可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占期末总评的40%。

1.平时作业

布置作业至少3次,及时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业成绩占期末总评的10%。

2.线上学习

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进度、讨论区互动、线上测评等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此项成绩占期末总评的10%。

3.考勤

每次课检查学生的到课率,迟到一次扣2分,旷课一次扣5分,期末统计得分,考勤占期末总评的5%。

4.学习态度

根据开放操作练习的次数进行评分。参加开放练习10次以上的评满分,每减

少1次扣10分。此项成绩占期末总评的5%。

5.平时操作考核

在实验课上每小组随机抽查学生对护理操作的掌握情况,小组之间按照操作评分标准互相评分,该成绩作为小组成员的成绩。所有抽考的平均分为该小组成员的个人成绩,占期末总评的5%。

6.期中理论考试

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和掌握知识情况进行考核测试,期中考试成绩为百分制,占期末总评5%。

(二)期末成绩评定方法

期末操作考核:随机抽取项目进行操作考核,教师按照操作评分标准对学生考试情况进行评分,期末操作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期末理论考核:以传统题形式进行无纸化考核,该项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三、形成性评价的组织实施

1.教研室

(1)组织教师开展形成性评价工作。指定教研室秘书负责形成性评价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检查形成性评价工作,重点检查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3)形成性评价资料保存于教研室。

2.任课教师

(1)按形成性评价形成工作要求开展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工作,填写形成性评价工作登记表。

(2)组织学生开展与课程形成性评价相关的学习活动。按照要求做好评价的记录,填写相关表格,整理形成性评价的资料。

(3)将形成性评价开展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

3.学生

(1)学生积极配合、参与任课教师开展的形成性评价活动。

(2)在得到反馈后,明确改进方向,积极开展自主学习。

四、形成性评价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教研室对任课教师开展的形成性评价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1.检查的内容:教师落实形成性评价记录、作业批阅记录、试卷批改情况等。

2.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填写检查记录表。

3.教研室检查情况要有记录,内容包括:专业、科目、检查时间、项目、人数、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等。检查记录妥善保存。

                                       

护理学基础教研室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