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教学质量标准

2022级护理学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发布时间:2022-12-12 10:20:03 浏览次数: 【字体: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

学分:9

学时:144学时(理论72学时,实验72学时)

适用对象:护理学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

【教学形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高尚的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具备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

2.知识目标

能阐述护理基本知识,包括:病人的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治疗需要的护理、病人病情变化的观察、对病人的健康指导等,为继续学习临床专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3.能力目标

能运用护理学基本知识,为病人做好生活护理;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满足病人治疗需求;能细致观察病情,配合医生救治病人;能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达到促进健康的护理目标。

【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核目的

通过形成性评价,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参与精神,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通过终结性评价,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病人的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治疗需要的护理、病人病情变化的观察、对病人的健康指导等内容,同时评价学生对基础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其学习效果。

2.课程成绩评定

课程总评成绩=形成性评价40%+终结性评价60%。

3.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

形成性评价:主要以学生的作业、线上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线上测试、阶段性理论考核、操作抽考、综合实训、考勤等方面进行评价。

终结性评价:以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理论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涵盖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操作考试结合案例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理论与操作考核各占总评的30%

【参考书目】

1.教材:《护理学基础》(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参考资料:

(1)《基础护理学实践与学习指导》(尚少梅、李小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出版)

(2)《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编,广西人民出版社)

(3)《护理综合实训》(李映兰、王爱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网络学习资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课程中心《护理学基础》http://kczx.gxtcmu.edu.cn/G2S/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courseType=0&courseId=297;

超星学习通http://i.chaoxing.com/base?t=1592540077861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能养成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

2.知识目标

能正确陈述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内容;明确基础护理学的学习目的。

3.能力目标

能应用反思学习法进行学习。

【教学时数】理论0.5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内容及目的;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考核重点】

护理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环境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关心体贴,确保安全。

2.知识目标

能正确说出医院环境的分类;能正确阐述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能正确说出医院环境调控的要素。

3.能力目标

能运用人文护理理念为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教学时数】理论2.5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环境概述:概念和分类;  

2.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3.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4.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分类;医院环境的调控。

【考核重点】

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

 

第三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无菌和隔离观念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工作认真、求实。

2.知识目标

能正确说出医院感染的分类;能正确描述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隔离原则;能说出医院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能简述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和注意事项。

3.能力目标

能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医院日常消毒灭菌;能完成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和隔离技术基本操作。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实验4学时(其中翻转课堂1学时)

【教学形式】理论线下教学,实验3学时线下教学、1学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条件;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清洁、消毒、灭菌方法;

3.手卫生概念、手卫生管理、手卫生设施、洗手及手消毒;

4.无菌技术概念、操作原则、操作方法;

5.隔离技术概念;隔离基本知识;隔离原则、种类及措施。

实验内容:

无菌技术、洗手法、穿脱隔离衣。

【考核重点】

理论考核: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条件;无菌技术概念及操作原则;隔离技术概念;隔离基本知识。

技能考核:无菌技术操作。

 

第四章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关心体贴,确保安全。

2.知识目标

能正确描述病人入院、出院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能正确说出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和临床意义;能正确阐述分级护理的级别、适用对象和护理内容。

3.能力目标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实施病人床单位的准备;能根据病情为病人安排卧位、更换体位;能正确实施轮椅运送法和平车运送法。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实验5学时

【教学形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病人入院的护理:入院程序、入院后初步护理、床单位的

准备;分级护理; 

2.病人的卧位: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卧位的分类;常用卧位;

变换卧位法;

3.轮椅运送法和平车运送;

4.病人出院的护理;

5.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常用力学原理及运用原则。

实验内容:

铺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运送法。 

【考核重点】

卧位的分类;常用卧位;人体力学运用原则。

 

第五章  病人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职业防护观念及爱伤观念。

2.知识目标

能正确描述影响病人安全的因素;能正确说出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有效防范措施;能陈述护理职业防护的相关概念及预防措施。

3.能力目标

能针对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能根据病情正确选择保护具;能正确处理锐器伤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能针对汞泄漏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实验3学时

【教学形式】理论线下教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病人的安全:影响病人安全的因素、病人安全需要的评估;

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保护病人安全的措施;

2.护士的职业防护:能陈述护理职业防护的相关概念;职业

防护的有害因素;护理职业防护的管理;常见护理职业暴露及预防措施。

实验内容:

运送法、约束法。

【考核重点】

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常见护理职业暴露及预防措施。

 

第六章  病人的清洁卫生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有爱伤观念,确保病人安全。

2.知识目标

能正确陈述特殊口腔护理、头发护理、皮肤护理及会阴部护理的目的和操作注意事项;能正确说出常用的口腔护理溶液及其作用;能准确叙述压疮发生的原因、高危人群及易患部位。

3.能力目标

能正确实施口腔护理、会阴部护理、压疮护理。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实验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口腔护理:口腔评估、口腔卫生指导、义齿的清洁护理、特殊口腔护理;

2.头发护理:头发评估、床上梳头、床上洗头;

3.皮肤护理:皮肤状况评估、皮肤的清洁护理、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4.会阴部护理:便器使用法、会阴部清洁护理;

5.晨晚间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的目的、护理内容。

实验内容:

口腔护理。

【考核重点】

特殊口腔护理、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第七章  休息与活动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关心体贴病人。

2.知识目标

能正确描述睡眠各时相的特点;能正确陈述失眠的原因及诊断标准;能正确叙述关节活动练习的目的。

3.能力目标

能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病人睡眠;能正确判断病人肌力和机体活动能力的级别;能采取有效措施协助病人活动。

【教学时数】自学

【教学形式】自学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休息:休息的意义、休息的条件、协助病人休息的措施;

2.睡眠:睡眠的生理、睡眠的需要、睡眠的评估及促进睡眠的护

理措施;
3.活动: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病人活动的评估,协

助病人活动。

【考核重点】

1.住院病人的睡眠特点;睡眠分期及特点;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2.机体活动能力的分级;肌力分级。

 

第八章  医疗与护理文件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和对病人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2.知识目标

能正确描述医疗与护理文件的记录原则;正确叙述医嘱的种类及处理注意事项。

3.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绘制体温单和处理医嘱;能准确书写出入量记录单。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文件的记录和管理:文件的记录、文件的管理;
2.文件的书写:体温单、医嘱单、出入液量记录单、特别护理记

录单、病区交班报告、护理病历。

【考核重点】

医疗与护理文件的记录原则;体温单的绘制;医嘱处理。

 

第九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关心病人。

2.知识目标

能正确叙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生理变化和异常时的护理。

3.能力目标

能正确测量和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能为体温过高的病人提供护理措施;能为缺氧的病人实施氧气疗法;能指导病人有效咳嗽;为病人实施吸痰法。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实验6学时

【教学形式】理论3学时线下教学、3学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实验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体温的评估与护理: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体温的测量;  
    2.脉搏的评估与护理: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脉搏的测量; 
    3.血压的评估与护理: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血压的测量; 
    4.呼吸的评估与护理: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异常呼吸的评估及护理、呼吸的测量。

实验内容:

氧气吸入法、吸痰法、测量生命体征法。

【考核重点】

理论考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及测量方法;异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护理。

技能考核:氧气吸入法、吸痰法。

 

第十章  冷、热疗法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关心体贴,确保病人安全。

2.知识目标

能正确叙述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和继发效应;能正确叙述冷、热疗法目的和禁忌。

3.能力目标

能正确实施冷、热疗法。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概述:冷、热疗法的概念,冷、热疗法的效应,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2.冷疗法的应用:冷疗法的目的、禁忌、方法;
    3.热疗法的应用:热疗法的目的、禁忌、方法。

【考核重点】

应用冷热疗法的目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第十一章  饮食与营养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关心、尊重和爱护病人。

2.知识目标

能正确列出六大营养素的种类;能正确叙述医院饮食的类别、各种饮食的种类、原则及适用范围;能正确陈述鼻饲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3.能力目标

能对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能规范进行鼻饲法操作。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实验6学时(其中翻转课堂3学时)

【教学形式】理论线下教学,实验3学时线下教学、3学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概述:人体对营养的需要,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饮食、营养与疾病痊愈的关系; 

2.营养状况的评估:影响因素的评估,饮食营养的评估;

3.医院饮食: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 

4.病人一般饮食护理:病区的饮食管理,病人的饮食护理; 

5.病人特殊饮食护理:胃肠内营养,胃肠外营养。

实验内容:

鼻饲法。

【考核重点】

理论考核:六大营养素的种类;医院饮食的类别及各类饮食的种类、原则及适用范围;鼻饲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鼻饲法操作要点。

技能考核:鼻饲法。

 

第十二章  排泄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保护病人隐私;关心体贴病人,保证病人安全。

2.知识目标

能陈述尿液与粪便观察的主要内容;能解释排尿及排便的相关概念;能说出排尿和排便异常的护理措施;能正确陈述留置尿管病人的护理要点。

3.能力目标

能规范完成导尿术、留置尿管术、灌肠术;能够对排尿或排便异常的病人进行护理。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实验9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排尿护理:与排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排尿的评估,异常排尿的护理,排尿相关护理技术;

2.排便护理:与排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排便的评估,异常排便的护理,排便相关护理技术。

实验内容:

男女病人留置导尿管术、膀胱冲洗术、灌肠术。

【考核重点】

理论考核:排尿及排便的相关概念;排尿及尿液的观察;尿潴留、尿失禁的护理;导尿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留置导尿管的目的及护理要点;排便活动及粪便的观察;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保留灌肠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技能考核:女病人留置导尿管术。

 

第十三章  给药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对病人关心体贴,保证药物治疗安全。

2.知识目标

能正确说出给药途径和给药原则;能正确写出常用药物的种类和常用给药医嘱的外文缩写;能正确阐述注射原则;能正确描述并解释各种注射法的概念、目的、常用部位及注意事项;能举例说明静脉注射失败的原因;能正确说出常用过敏试验液的配制浓度、注入剂量和试验结果判断;能正确陈述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正确识别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并正确说出预防措施和抢救措施;能正确说出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的原理和方法。

3.能力目标

能正确完成发药操作;能正确抽吸药液;能正确完成各种注射法;能正确配制青霉素皮试液;能正确实施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能正确实施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实验12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概述:给药的基本知识、给药的原则、给药的途径、给药的次数与时间、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口服给药法:目的、操作、注意事项、健康教育;

3.注射给药法:注射原则、注射前准备、常用注射法;

4.吸入给药法:超声波雾化吸入法、氧气雾化吸入法、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

5.药物过敏试验法: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碘剂过敏试验,链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6.局部给药法:滴药法、插入法、皮肤给药、舌下用药。

实验内容:

药液抽吸法、模拟注射、真人注射、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法。

【考核重点】

理论考核:能正确说出给药途径和给药原则;能正确写出常用药物的种类和常用给药医嘱的外文缩写;能正确阐述注射原则;能正确描述并解释各种注射法的概念、目的、常用部位及注意事项;能举例说明静脉注射失败的原因;能正确说出常用过敏试验液的配制浓度、注入剂量和试验结果判断;能正确陈述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正确识别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并正确说出预防措施和抢救措施;能正确说出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的原理和方法。

技能考核: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青霉素皮试液配制。

 

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对病人关心体贴,保证安全。

2.知识目标

能正确描述并解释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的相关概念;能正确说出静脉输液目的、静脉补液原则、补钾“四不宜”原则;能正确列出常见输液故障的种类;能正确解释输液过程中溶液不滴的原因;能正确解释常见输液反应和常见输血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能陈述静脉输血的目的和原则。

3.能力目标

能正确实施静脉输液;能正确计算输液速度和时间;能准确判断与处理输液与输血反应;能用正确的方法排除输液故障。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实验9学时(其中翻转课堂3学时)

【教学形式】理论线下教学,实验6学时线下教学、3学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静脉输液:静脉输液的原理及目的,静脉输液的常用溶液及作用,常用输液部位,常用静脉输液法,输液速度及时间的计算,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输液微粒污染,输液泵的应用;

2.静脉输血:静脉输液的目的及原则,血液制品的种类,静脉输血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静脉输血的方法,自体输血和成分输血,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输血反应和意外的监测与报告。

实验内容:

密闭式静脉输液法(头皮针、留置针)、输液泵静脉输液法、加药静脉输液法。

【考核重点】

理论考核:静脉输液、输血的目的及注意事项;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输液过程中溶液不滴的原因;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输血前准备;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技能考核: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头皮针)。

 

第十五章  标本采集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关心体贴病人。

2.知识目标

能正确陈述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各种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尿标本常用防腐剂的种类、作用与用法。

3.能力目标

能熟练进行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正确,操作规范。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实验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概述:标本采集的意义,标本采集的原则;

2.各种标本采集:血液标本的采集,尿液标本的采集,粪便标本

的采集,痰液标本的采集,咽拭子标本的采集。

实验内容:

血标本采集。

【考核重点】

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目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尿标本采集的目的、12小时或24小时尿标本常用的防腐剂作用、用法和临床应用;粪便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痰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第十六章  疼痛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爱伤观念,关心、尊重和爱护病人,保证病人舒适。

2.知识目标

能正确描述影响疼痛的因素;能正确说出疼痛的评估内容和方法;能正确解释疼痛的护理流程和护理措施;能正确说出疼痛控制的标准;能正确说出常用镇痛药物和常见给药途径及其不良反应;能正确说明WHO推荐的三阶梯镇痛疗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3.能力目标

能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正确评估;能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及有效的控制疼痛的护理措施。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疼痛概述:疼痛的概念,疼痛的原因及发生机制,疼痛的分类,疼痛对个体的影响;

2.影响疼痛的因素: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3.疼痛的护理:疼痛的护理流程,疼痛的护理评估,疼痛的护理措施。

【考核重点】

WHO疼痛分级标准;WHO推荐的三阶梯镇痛疗法的内容;疼痛控制的标准。

 

第十七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症病人的管理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抢救意识,动作轻柔、规范,关爱病人。

2.知识目标

能描述病情观察的内容及方法、抢救器械和药品管理;能陈述呼吸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及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CPR目的及注意事项;能描述洗胃的目的和常用洗胃溶液;能列出简易呼吸器的操作要点。

3.能力目标

能结合病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危重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能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术;能正确完成洗胃术、简易人工呼吸器的操作。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病情观察:病情观察的概念及意义,护士应具备的条件,病情观察的方法,病情观察的内容;  

2.危重病人的管理: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的管理,危重症病人的护理;

3.常用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术,洗胃法,人工呼吸器。

【考核重点】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的内容;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和复苏的有效指征;CPR目的及注意事项;自动洗胃机洗胃法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常用洗胃溶液。

 

第十八章  临终护理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佑生命,维护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2.知识目标

能复述临终关怀、濒死、脑死亡的概念;能正确陈述脑死亡的判断标准、死亡过程的分期、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变化及护理。

3.能力目标

能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身心支持;能正确实施尸体护理。

【教学时数】自学

【教学形式】自学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1.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的概念和意义,临终关怀的发展,临终关怀的研究内容,临终关怀的理念和组织形式,临终关怀机构的基本服务项目;

2.濒死与死亡:濒死与死亡的定义、死亡标准、死亡过程的分期;

3.临终病人及家属的护理:临终病人的生理评估及护理,临终病人的心理评估及护理,临终病人及家属的护理;

4.死亡后护理:尸体护理,丧亲者的护理。

【考核重点】

临终关怀、濒死与脑死亡的定义;脑死亡的标准;死亡过程的分期;临终病人心理变化及护理。

 

学时数分配表

序号

内容

教学形式

教学时数

1

第一章 绪论

线下教学

0.5学时,20分钟

2

第二章 环境

线下教学

2.5学时,100分钟

3

第三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线下教学

6学时,240分钟

4

实验:无菌技术、洗手法、穿脱隔离衣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4学时,160分钟(3学时为线下教学,1学时为翻转课堂)

5

第四章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3学时,120分钟

6

实验:铺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床病人更单法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5学时,200分钟

7

第五章 病人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8

实验:运送法、约束法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3学时,120分钟

9

第六章 病人的清洁卫生

线下教学

6学时,240分钟

10

实验:口腔护理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11

第七章 休息与活动

自学

 

12

第八章 医疗与护理文件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13

第九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线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6学时,240分钟(3学时为线下教学,3学时为翻转课堂)

14

实验:氧气吸入法、吸痰法、测生命征法

线下教学

6学时,240分钟

15

第十章 冷、热疗法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3学时,120分钟

16

第十一章 饮食与营养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17

实验:鼻饲法

线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6学时,240分钟(3学时为线下教学,3学时为翻转课堂)

18

第十二章 排泄

线下教学

6学时,240分钟

19

实验:留置导尿管术、膀胱冲洗术、灌肠术

线下教学

9学时,360分钟

20

第十三章 给药

线下教学

6学时,240分钟

21

实验:药液抽吸法、注射法、青霉素皮试液配制

线下教学

12学时,480分钟

22

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线下教学

6学时,240分钟

23

实验:密闭式静脉输液、输液泵静脉输液、加药静脉输液

线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9学时,240分钟(6学时为线下教学,3学时为翻转课堂)

24

第十五章标本采集

线上教学

3学时,120分钟

25

实验:血标本采集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26

第十六章 疼痛病人的护理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27

第十七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症病人的管理

线下教学

6学时,240分钟

28

第十八章 临终护理

自学

 

29

实验:上学期综合实训-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配合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3学时,120分钟

30

实验:下学期综合实训-急性肺水肿病人的抢救护理配合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3学时,120分钟

31

上下学期段考各一次

考核

6学时,240分钟

32

上下学期操作考核各一次

考核

6学时,240分钟

合计

144学时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