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质量标准-护理学、助产学
《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护理学导论
学分:1.5
学时:24学时(理论21学时,见习3学时)
适用对象:护理学、助产学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护理专业,热爱护理专业,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培养良好的护理道德,正确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护士的自身价值;能够养成求真务实、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能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对病人具有同理心。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报效祖国的情怀。
2.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护理学的发展历史、护理专业所涉及的伦理、法律问题,熟悉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理解护理学基本概念、护士的职责、病人的权利。
3.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沟通技巧与服务对象进行良好沟通,能运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患者的需求,判断存在的健康问题,正确选择护理措施、制定护理计划并付诸实施;学生具备临床工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核目的
通过形成性评价考核学生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护理学的发展史现状与发展趋势,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及学科框架。
通过理论考试进行终结性评价,考核学生是否掌握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健康与疾病、需要与关怀、文化与护理、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程序、护理理论及模式、科学思维方法与临床护理决策、健康教育、临终关怀及相关心理、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2.课程成绩评定
形成性评价占50%、终结性评价占50%。
形成性评价:主要以课后作业、考勤、见习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终结性评价:以理论考试方式进行。
3.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
考核方式:闭卷。由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构成。
【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护理学导论》(李小妹、冯先琼主编,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参考书:《护理学基础》(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线上学习资源】
中国大学MOOC
护理学导论: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preview/NJMU-1001754256?from= study&tid=1001839294
第一章 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观和热爱科学,拥有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2.知识目标
(1)能正确阐述护理学发展的历史。
(2)能正确列出三个以上南丁格尔对护理学发展的贡献。
(3)能正确说明护理学概念的3个演变过程。
3.能力目标
从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讨论未来护士角色的演变趋势,说明未来国内外护理的发展。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国内外发展过程、中国护理发展概况。
2.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护理学与护理的概念、护理知识体系。
3.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专业的特征、工作范畴、专业护士的角色、发展趋势。
4.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道德与法律素养要求、专业知识及能力要求、身心健康要求。
【考核重点】
1.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士的素质要求。
2.专业护士的角色要求。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牢固护理专业信念,拥有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知识目标
(1)能正确阐述健康与疾病的相关概念。
(2)能正确陈述影响健康的因素和健康的测量指标。
(3)能正确陈述病人常见的行为和心理反应。
3.能力目标
综合运用健康促进的方法,促进服务对象的健康。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健康:概念、影响因素、测量指标、促进健康的活动。
2.疾病:概念、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行为及心理、病人角色、对病人及社会的影响、预防疾病的护理活动。
3.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全球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初级卫生保健、中国卫生保健战略目标、中国卫生方针及发展战略、中国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考核重点】
1.疾病与健康的关系。
2.常见病人角色适应不良。
第三章 需要与关怀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能关心病人,耐心照顾病人,细心觉察病人需求。
2.知识目标
(1)正确说出需要的概念、分类和特征,关怀的特征。
(2)能正确简述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3)能正确阐述护理关怀的意义和作用。
3.能力目标
根据不同护理服务对象自身的特点,采用相应的策略满足其基本需求。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需要概述:概念、分类、特征、影响因素。
2.需要的相关理论及模式: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卡利什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韩德森的病人需要模式。
3.需要与护理:需要理论的实践意义、满足不同服务对象基本需要的策略。
4.关怀与护理:相关概念、关怀的护理理念、护理关怀的方法。
【考核重点】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满足不同服务对象基本需要的策略。
第四章 文化与护理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耐心去理解病人文化休克所产生的情绪变化。
2.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说出文化的概念、特征及功能。
(2)能正确陈述文化休克的过程及各期的特点。
3.能力目标
从护理的角度,评估病人的文化背景与需求,分析有关文化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概念、文化休克。
2.跨文化护理理论:理论学家及背景介绍、理论的主要概念和内容、跨文化护理理论与护理程序。
3.护理在满足服务对象文化需: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文化护理的原则、文化护理的评估与诊断、满足服务需求对文化需求的策略。
【考核重点】
1.帮助服务对象适应医院的文化环境。
2.提供适合服务对象文化环境的护理。
第五章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同理心,耐心与患者沟通,对患者有人文关怀之心,对医疗卫生人员有合作意识。
2.知识目标
(1)正确说出呼唤关系的基本模式和分期。
(2)正确简述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
(3)正确列出人际关系和非语言沟通的类型,分析人际沟通的层次。
3.能力目标
运用人际关系基本理论,模拟并处理护理工作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教学时数】0
【教学形式】自学
【教学内容】
1.人际关系:概念、特征、理论基础、类型、形成及发展。
2.护患关系:概念及特征、基本内容、基本模式、护患关系分期、促进互换关系的方法。
3.人际沟通:概念、意义、基本要素、层次、基本方法、主要障碍、沟通技巧。
4.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概念、目的、特征、常用技巧、常见沟通错误、交流技巧。
【考核重点】
1.护患沟通中常用技巧。
2.常见沟通错误。
第六章 生命历程中的身心发展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爱护病人;具有孝廉意识。
2.知识目标
(1)能正确陈述生长和发展的基本特征。
(2)能陈述皮亚杰发展理论和艾瑞克森提出的8对心理社会危机及发展特点。
3.能力目标
运用发展相关理论解释服务对象的发展特点并提供护理措施。
【教学时数】0
【教学形式】自学
【教学内容】
1.生长与发展概述: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影响因素。
2.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3.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考核重点】
生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能正确认识自身压力及有效应对,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整体护理的理念,理解患者的压力源产生的原因,不断寻求帮助患者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方法,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2.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说出压力源的概念。
(2)能正确陈述压力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常见的压力反应。
(3)能正确说出压力相关的学说及理论及病人、护士的压力源。
3.能力目标
能够有效地管理压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的压力实施护理。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概述:概念、意义。
2.压力的相关学说及理论: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霍姆斯与赫拉的生活改变与疾病关系学说。
3.压力的适应:概念、层次。
4.压力的预防及管理:预防、管理。
5.压力与护理:压力、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病人的压力及护理、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
【考核重点】
1.病人压力的预防与应对。
2.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
第八章 护理程序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能切身感受护理程序在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的重要性;拥有“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态度;拥有护理职业认同感。
2.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说出护理程序及护理诊断的概念。
(2)能正确陈述四种护理诊断的类型和组成部分。
3.能力目标
针对具体病例,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的正误。
【教学时数】理论5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概述:概念及发展历史、相关理论基础。
2.护理评估:概念、内容、方法、资料分类、资料来源、步骤。
3.护理诊断:概念、命名意义、发展历史、分类方法与标准、组成部分、形成过程、与医疗诊断的区别、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
4.护理计划:目的和意义、种类、过程、格式及内容。
5.护理实施:过程、常用方法、动态记录。
6.护理评价:目的和意义、过程。
【考核重点】
1.护理诊断的类型和排序。
2.护理程序的应用。
第九章 护理理论及模式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现代护理理念的基本要素及整体护理的服务理念。
2.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说出护理理念、护理理论的相关概念。
(2)能陈述现代护理理念的基本要素。
(3)能阐述护理理念、护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3.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护理理论对具体的个案进行分析并制定护理计划。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概述:护理理念、护理理论。
2.奥瑞姆的自理理论:奥瑞姆简介、主要内容、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
3.罗伊的适应模式:罗伊简介、主要内容、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适应模式与护理实践。
4.纽曼的系统模式:纽曼简介、系统模式的主要内容、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系统模式与护理实践。
5.科尔卡巴的舒适理论:简介、主要内容、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舒适理论与护理实践。
【考核重点】
1.护理理念、护理理论的相关概念。
2.奥瑞姆自理理论、罗伊适应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十章 护理科学思维方法与决策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拥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护理行为习惯,具有用科学发展专业报效祖国的情怀。
2.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说出护理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决策、循证护理概念。
(2)能正确陈述护理评判性思维不同层次的特点。
(3)能正确阐述循证护理的基本步骤。
3.能力目标
能运用评判性思维对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正确合理的护理决策。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护理评判性思维:概念、标准、层次、构成、应用、能力发展。
2.临床护理决策:概念与分类、步骤、影响因素、能力的发展。
3.循证护理:概念与基本要素、意义、步骤、需要注意问题。
【考核重点】
1.评判性思维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2.评判性思维对护理学的重要作用。
3.评判性思维的的培养方法。
4.临床护理决策的基本步骤。
第十一章 健康教育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耐心向患者进行解释。
2.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说出健康教育的概念。
(2)能陈述健康教育的作用、健康教育的模式和内容。
(3)能阐述健康教育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能力目标
能运用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护理对象实施健康教育。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健康教育概述:概念、目的及意义、原则、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业。
2.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模式:信念模式、知-信-行模式、健康促进模式、保健过程模式。
3.健康教育的程序及方法:健康教育程序、内容、方法、教育方法的选择、注意事项。
【考核重点】
1.健康信念模式、保健过程模式。
2.健康教育方法。
第十二章 临终关怀及相关心理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能关心病人及家属需求,体现人文关怀。
2.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说出希望与失望、丧失与悲哀、临终关怀的概念。
(2)能正确陈述希望与失望、丧失与悲哀学说在护理中的应用。
(3)能正确阐述临终关怀病人及家属的护理宗旨。
3.能力目标
能运用合适的手段对临终患者和家属实施临终关怀。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希望与失望:概念、特征及分期、失望的概念及表现、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2.丧失与悲哀:丧失与悲伤概念与分类、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3.临终关怀:概念、姑息护理、对象、内容与原则、相关理论、临终病人及家属的护理。
【考核重点】
1.希望、失望、丧失、悲哀的概念。
2.与失望有关的护理诊断。
3.希望与失望学说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 护理伦理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树立正确的护理专业思想,尊重、关心和爱护护理对象。
2.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说出职业道德、护理道德修养及知情同意的概念。
(2)能正确陈述生命伦理学中的有关理论,能阐述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
3.能力目标
能举运用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处理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
【教学时数】0
【教学形式】自学
【教学内容】
1.道德与伦理概述:道德、基本概念。
2.职业道德与生命伦理学:职业道德、生命伦理学。
3.护理伦理:概念、基本规范与范畴、病人的权利与义务、道德修养。
【考核重点】
1.护理伦理的基本概念。
2.护理道德的基本规范与范畴。
3.病人的权利与义务。
第十四章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理解护士工作的权限,树立正确的护理专业思想,养成学法、守法的良好习惯,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2.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说出法律的概念、法律的分类和作用。
(2)能正确陈述法律的特征、我国法律制裁的类型。
(3)能正确阐述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概念。
3.能力目标
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和初步判断医疗事故的分级。
【教学时数】0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法律概述:概念、分类、特征和作业、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2.我国法律体系及卫生法规:我国法律体系及立法程序、卫生法规、医疗纠纷、医疗事故。
3.护理法:概述、历史发展、意义、相关法律的种类。
4.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间题:举证倒置与护士的法律责任、违法犯罪、法律问题的防范。
【考核重点】
1.法律的概念、本质、特征和作用。
2.护理法的相关概念。
3.护理工作中法律问题的防范。
第十五章 护理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对自己有较全面认识,热爱护理行业并有良好的规划思想。
2.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说出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概念。
(2)能正确陈述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3)能正确阐述护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
3.能力目标
能完成一份个人自荐信。
【教学时数】0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职业生涯规划概述:概念、形成、特点、原则、影响因素。
2.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及测评:理论基础、测评。
3.护理职业生涯规划:概述、路径、过程、具体步骤。
【考核重点】
1.护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
2.各种因素对护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学时数分配表
序号 |
内容 |
教学形式 |
教学时数 |
1 |
第一章 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绪论 |
线下教学 |
1学时,40分钟 |
2 |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
线下教学 |
2学时,80分钟 |
3 |
第三章 需要与关怀 |
线下教学 |
2学时,80分钟 |
4 |
第四章 文化与护理 |
线下教学 |
1学时,40分钟 |
5 |
第五章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
自学 |
|
6 |
第六章 生命历程中的身心发展 |
自学 |
|
7 |
第七章 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
线下教学 |
1学时,40分钟 |
8 |
第八章 护理程序 |
线下教学 |
5学时,200分钟 |
9 |
第九章 护理理论及模式 |
线下教学 |
3学时,120分钟 |
10 |
第十章 科学思维方法与临床护理决策 |
线下教学 |
1学时,40分钟 |
11 |
第十一章 健康教育 |
线下教学 |
1学时,40分钟 |
12 |
第十二章 临终关怀及相关心理 |
线下教学 |
1学时,40分钟 |
13 |
第十三章 护理伦理 |
自学 |
|
14 |
第十四章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
自学 |
|
15 |
第十五章 护理职业生涯规划 |
自学 |
|
16 |
临床见习 |
见习 |
3学时,120分钟 |
17 |
期末考试 |
考核 |
3学时,80分钟 |
合计 |
24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