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护理礼仪》第四章-教学设计彭玥
附件: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
护理礼仪 |
||||
课程章节 |
第二章 医护人员的举止礼仪 |
授课学时 |
4 |
||
所属院、部 |
护理学院护理人文教研室 |
设计者 |
彭玥 |
||
授课专业 |
护理本科 |
授课年级 |
2016级 |
||
一、设计理念 |
|||||
理论课程4学时采用目标教学、同伴教学、课堂讨论等综合教学方法进行。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护理礼仪的乐趣,为学生的护理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
|||||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
|||||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
知识目标: (1)掌握举止礼仪的含义和特征; (2)掌握举止礼仪的基本原则; (3)熟悉国际礼仪通则。 技能(能力)目标: (1) 掌握站姿的基本姿势和要求,避免不良站姿; (2) 掌握常用的手势; (3) 熟悉手势的基本原则; (4) 熟悉就座的要点,掌握坐定的姿势,避免出现不良坐姿; (5) 熟悉如何正确运用目光和面容; (6) 了解表情的特点; (7) 了解仪态的基本要求及功能。 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情感)目标: (1) 树立正确的护理礼仪工作态度,尊重患者; (2) 具备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礼仪修养。 |
|||||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
重点:手势的使用与原则。 难点:举止礼仪及标准姿势的学习、掌握,及标准的姿势。 |
|||||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
|||||
学情分析: 1.课程授课对象为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为大一学生,思维较活跃,课堂气氛较好,大多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由于大一学生对护理专业知识接触不多,对人文修养的课程也比较感兴趣,在授课过程中会更多的介绍与生活工作相关的知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与学习。 教学预测: 本次课程涉及各类举止礼仪,可能许多学生并不了解其重要性,但学生们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相关知识与能力,预测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难度会有所降低,且较为感兴趣。 |
|||||
四、教学方法: |
|||||
1.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
|||||
本章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利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分析、讨论、讲解和归纳总结等过程实施课堂教学。课下则还有网络学习、交流等教学策略。 (一)导入:举止礼仪的照片、视频 例一:通过一组礼仪展示的照片以及视频,让同学们感受美,分析美在哪? (二)学习目标 1.掌握举止礼仪的原则; 2.掌握手姿、站姿、坐姿、走姿、蹲姿要领; 3.将日常举止礼仪运用到工作中。 课堂以学生的各个小组为核心,在老师的引领下,各自讨论问题,老师总结。 评价方法:通过举止礼仪练习,将全班分为5-6人一小组,进行展示。
|
|||||
2.板书设计: |
|||||
黑板(白板)设计: 黑板中间写章节的大标题和小标题,列出下列内容 特殊场合的礼仪要求:
电梯按键:
自身运动方向:上行 自身运动方向:下行
关门 开门
推治疗车上行 推治疗车下行
|
|||||
3.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
|||||
课上互动:
课下互动: 将一段举止礼仪展示视频拷贝给同学们,让大家自行模仿练习。
|
|||||
五、学习资源: |
|||||
1.教材: (1) 刘桂瑛.护理礼仪.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张新宇. 护理美学与礼仪.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3) 耿洁. 护理礼仪. 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 赵邦.医护礼仪.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
|||||
六、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
|||||
指导学生通过视频等媒体手段进行举止礼仪模仿学习。 |
|||||
七、教学效果评价: |
|||||
学生评价:学生通过“一分钟评价量表”分别对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授课方法、内容的前沿性、课堂气氛活跃,目标的达成度五方面选择“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喜欢这种学生为主角的课堂,回答问题的质量较好,通过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锻炼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团队合作中增进了组员间的感情,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自我评价:作为热爱教学,对工作充满的热情的年轻教师,不墨守成规,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角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活跃课堂,让学生人人参与,融入课堂,老师的角色在课堂中渐渐弱化为配角,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学习的知识点。
|
|||||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课后补充): |
|||||
|
|||||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