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护理教育学第四、六章)

发布时间:2017-10-11 10:46:55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设计

 

 

 

 

 

 

 

 

 

 

 

            讲授课程:护理教育学

章 名 称:护理教育的课程设计、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

适用专业:护理学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第四章——护理教育的课程设计  

第六章——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

课程

《护理教育学》

授课班级

2014级

授课时数

3学时

设计者

吴彬

所属学校

护理学院

一、本节(课)教材内容分析

本次课主要内容为护理学课程的基本理论、护理学教学计划的相关理论、护理学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关系,同时了解护理学教学过程及原则的基本理论,并正确理解和运用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和编制护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科书的基本原则 。主要以理论为主,应该重视课间的讨论。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知识目标

  • 了解护理学课程的基本理论。

  • 了解护理学教学计划的相关理论。

  • 了解护理学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关系。

  • 了解护理学教学过程及原则的基本理论。

  • 能力目标

  • 能够应趋势、遵原则的设置护理学课程。

  • 能够相对完整地编制护理学教学计划。

  • 说出护理教学的基本阶段及原则体系。

  • 情感目标

  • 使学生认识到课程设置优化在护理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 培养学生在护理教育工作中结合临床、关注课程改革的思想意识。

  • 在了解护理教学过程及原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平和教学态度。

  •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了解

    通过对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知护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2

    掌握

    ①.护理学课程的基本理论。

    ②.护理学教学计划的相关理论。

    ③.护理学教学过程及原则的基本理论。

    3

    领会

    课程设置优化在护理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4

    分析

    护理学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关系。

    5

    应用

    能够应趋势、遵原则的设置护理学课程。

    能够相对完整地编制护理学教学计划。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教学重点

    ①、护理教育的内涵;②、护理教学充分的认知理念。

    教学难点

    ①正确把握护理学课程改革的趋势;②编制护理学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

    三、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学情分析:

    护理专业大三学生已经学习了药理学、病理学、生理学、内外科护理学等知识,在护理的认知上对临床实践有更多的偏向性,而对护理教育的认识欠缺,尤其学生是以“学生”的身份定位,如能引导其从“学生”到“老师”的位置转变,则本次护理教育的教学是一个交流探讨的过程,学生得到的教学启发远比授课本身的间接经验更加受益。

    教学预测:

        本章理论内容涉及知识面广,学习过程容易产生烦躁、无耐情绪,需要引用的实 例,多和同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学习记忆。

     

    四、教学方法

    1.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统一讲授为主,课内分组讨论及课后任务驱动为辅。本章理论部分,课堂授课主要采用学生课堂小任务解决、提问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并注意将零散、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便于理解和记忆。

    2.板书设计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

    §1课程的基本理论

    1.1、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概念及结构类型

    1.2、护理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3、护理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2 护理教学计划

    2.1、护理教学计划的概念

    2.2、护理教学计划的基本结构

    2.3、编制护理学教学计划的原则

    2.4、学年制与学分制的概念及特点

    §3护理学教学大纲与教材

    3.1护理学教学大纲与教材的概念

    3.2护理学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4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

    4.1护理教学过程的概念、基本阶段及基本规律

    4.2护理教学原则体系及应用要求

     

    黑板(白板)设计

    重点区   

    l 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l 护理教学计划的基本结构

    l 编制护理学教学计划的原则

    l 护理学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l 护理教学原则体系及应用要求

     

     

    3.教学互动环节

    首先给一个问题,引出讲授内容: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概念。

    详细讲解课程设置的基本理论、护理教学计划、护理教学大纲与教材、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的每一个步骤,并给出多个讨论话题,穿插有提问学生,分析护理教学理论等。

    4.教学环境设计(本内容可选择)

     

    授课课件PPT为引导刚要,传统黑板详细加以说明。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了解

    文本

    问题导入

    创设情境

    设问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10分钟

    自制

    2

    掌握

    图片

    文本

    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原则

    提供理论基础

    讲解

    掌握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原则的意义

    35分钟

     自制

    3

    领会

    图片

    文本

    优化在护理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启发学生思维

    讲解、讨论

    领会课程设置的意义

    25分钟

     自制

    4

    分析

    文本

    护理学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关系

    引起学生思辨

    讨论

    理解教学大纲的作用、对教材的引领

    40分钟

    自制

    5

    应用

    文本

    练习题

    知识应用实践

    问答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又得到巩固提升

    10分钟

    自制

     

    五、学习资源

    1.教材:《护理教育学》姜安丽 (编者)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

    2.教学参考书:《护理学基础》马小琴 主编,卫生部“十二五” 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3.网络学习资源: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

    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uuid=405d2e0b-1290-1000-844c-b7b5f3b2d8d7&objectId=oid:405d2e0b-1290-1000-844b-b7b5f3b2d8d7&courseID=K100069

    万方网:http://s.wanfangdata.com.cn/《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教育》

    六、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和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一、

     

    提问:大家对“超级课程表”的了解?

    学生(个人)

    回答简短的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对新主题的兴趣

    文本

    以提问的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短的讲解:护理学课程基本概念,并给予学生一个命题展开讨论:对于护理教学,你们希望拿到的一个怎么的课程?

    学生(多人发言讨论)

    讨论这一命题,目的在于挑起学生的认知欲望顺利的引入本节重点——课程设置

    文本

    开拓思维

    讲解: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及改革趋势

    听讲、提问

    文本

    图片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

    讲授

    过程

     

    提出

    问题

     

    解决

    问题

     

     

     

    学习

    新知识

    引导两组学生讨论教学计划中“学年制”及“学分制”的比较

    分成两种观点讨论,目的在于应用本节所了解的两种学制形式,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

    文本

    进一步营造讨论的氛围,理解两种学制对护理教育的不同影响

    总结:教学计划的结构及内在的尖锐矛盾点

    听讲

    文本

    图片

    掌握:教育目的

    简短的讲解:护理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关系,教材的意义

    听讲,提问

    文本

    图片、

    用辩证思维理解大纲和教材的关系

    以出题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重点概念的认识

    讨论、答题

    文本

    加深对本节学习重点的记忆

    三、

    巩固

    知识

     

    拓展

    应用

     

    简短的讲解:护理教学及其过程的相关基本概念。

    听讲

    文本

    图片

     

    简短的讲解: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及基本规律

    听讲、提问

    文本

    图片

    掌握:护理教学目标

    提问讨论:请某一学生就《护理教育学》这门课程,讨论护理教学的基本阶段

    讨论、提问

     

    进行知识点总结,分析重点、难点。

     

     穿插举例在适时的环节中开始  图片教师讲解教育的理论依据的情境图重点讲解护理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图

     

     

     学生跟着教师思路,课堂用心老师提出问题  

     

     


     

     教师讲解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过程等基本知识点及相关内容 教师引出本节课主题 根据教师问题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不是就是课程表呢?教师归纳总结教学重难点 教师适当归纳总结结束教师重点讲解护理教育培养的目标及相关内容     学生集体做练习题

     

    七、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结果评价:

    整体而言,课堂气氛好、学生听讲认真、教学效果较为满意,教学过程设计实施也较满意、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自我评价:

    1.课前准备较充足,选用讨论的议题符合学生阶段的兴趣点,在本堂课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2.本教案设计思路清晰,同时也在重要又略显枯燥的借点选用学生感兴趣的讨论话题,教育的课程设置概念的引出,到回归课程设置的优化这一宗旨,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这样既解决了本课的难点,也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也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3.本教案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以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中心,教师通过生活中甚至是网红的健康词汇如“超级课程表”等等,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将本课的内容很巧妙地串在一起。但毕竟是授课,更多的文本内容仍是以传统的讲解方式向学生灌输,故而仍需总结、思考,如何更好地使教师转换到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成为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八、教学反思、总结

    如何继续完善丰富教学设计的元素,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新进展,如何更好的做到以教学设计的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而且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护理本科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同伴合作互助的能力,在教学中无不体现学生们的主动性,因此,多让学生们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本次教案利用提问、讨论、最后总结性的练习题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整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结合护理教育学要与自身实践在一起,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让同学们在思考讨论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知识拓展,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自学能力。

    学生在课堂中气氛活跃,思想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助活动,能够积极回答问题,敢于表现自我。而我充当的只是帮助学生梳理问题、点拨疑难的辅助者角色,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突破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后,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好习惯,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后讨论问题,总结归纳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劳动成果,更加喜欢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

    1. 有的学生对前期知识掌握不足,如讲到护理教育的意义时,不能联系前面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2.很多学生不是前期知识掌握不够,而是缺乏足够的自信,课堂讨论及参与度不高。对于此问题,解决办法如下:讲课过程中,适当在熟悉基础知识后再引出新问题,启发或提示。课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想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和建议)

          本节课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成功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成为了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建构知识的辅导者。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