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教学设计2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
护理管理 |
|||||||||||||||||||||||||
课程章节 |
第二章 管理理论和原理 |
授课学时 |
2 |
|||||||||||||||||||||||
所属院、部 |
护理学院 |
设计者 |
覃勤 |
|||||||||||||||||||||||
授课专业 |
护理 |
授课年级 |
2014级 |
|||||||||||||||||||||||
一、(设计理念): |
||||||||||||||||||||||||||
教学设计理念: 1、这节课以“问题一启发式”及“案例阐述理论”等教学方法,构建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在设计上利用视频和案例的引入,让学生集思广益,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护理管理的学习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充分地把相关理论知识融入生活及工作的案例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理论创造条件。
|
||||||||||||||||||||||||||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
||||||||||||||||||||||||||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
知识目标: 1.掌握各个阶段管理的代表理论 2.熟悉管理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 理解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的观点并分析其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尊重和关爱病人的职业意识。
|
||||||||||||||||||||||||||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
重点:各个阶段管理的代表理论 处理方法:重点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启发主动思考;提供学生参与机会。 难点: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的观点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处理方法:根据学生反映,把握讲解速度;利用视频及结合临床案例,锻炼学生掌握程度使学生能够便于理解。
|
||||||||||||||||||||||||||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
||||||||||||||||||||||||||
学情分析: 1.1认知特点 对护理管理学的认识仅停留在理论水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加强。 1.2知识基础 教学对象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大三),通过两年的学习,已完成大部分护理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并通过临床见习对护理管理理论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欠缺系统而整体的理论知识。 1.3学习风格 习惯于“填鸭式教学”,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主动性有待加强;注重理论学习,但临床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明显不足。 1.4情感态度 1.4.1通过理论联系临床案例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护理管理的兴趣,坚定学习的信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1.4.2通过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竞争意识,养成严谨、勤学、善思的治学态度,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1.5信息技术技能:能够与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简单的文献检索学习。
教学预测: 管理的理论和原理知识点较为复杂,学习时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拟采用问题-启发式教 学,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感受,启发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管理原理的含义,然后采用临床案例讲解,使学生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
||||||||||||||||||||||||||
四、教学方法: |
||||||||||||||||||||||||||
问题一启发式、案例式教学、小组讨论法等 |
||||||||||||||||||||||||||
|
||||||||||||||||||||||||||
2.板书设计: |
||||||||||||||||||||||||||
黑板(白板)设计: 右侧为多媒体屏幕,左侧为板书部分 黑板左侧书写章节的大标题及小标题 1、学生思考回答后,在黑板上总结出各个管理阶段的代表理论; 2、通过案例启发学生分析管理理论,同时在黑板上用简略的文字(配合多媒体讲解)讲解各个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特点。 3、将各个管理理论的特点分别在黑板上书写出来,重点内容用颜色标注,利用板书进行小结。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1、通过PPT的形式,配合讲解逐步明确各个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特点。 2、借助多媒体图片、多媒体视频演示播放部分案例,启迪学生理解、加深学生记忆。 3、最后利用PPT将本章的重点进行总结、强化,并留下课后讨论题目。
|
||||||||||||||||||||||||||
3.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
||||||||||||||||||||||||||
课上互动: 1课前预习 课前给出案例,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并进行讨论,获得初步资料,体现课下的生生互动。 2课中讲解 上课时以启发式教学及案例式教学方式进行讲解学习,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团队学习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之间通过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加深对护理管理的认识,做到课上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
课下互动: 课程结束后,布置课后思考题,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解答,加深记忆,做到课下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
|
||||||||||||||||||||||||||
五、学习资源: |
||||||||||||||||||||||||||
1教材与书籍:掌握管理的发展进程及相关代表理论。 1.1.《护理管理学》.李继平.人民卫生出版社 1.2.《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第4版)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 2互联网资源 2.1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校内通过图书馆入口可免费阅读下载文献; 2.2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可查阅各大院校“护理管理”的课件等; 2.3国家精品资源共享网:http://www.jingpinke.com/,可听取教学名师授课。
|
||||||||||||||||||||||||||
六、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
||||||||||||||||||||||||||
1自主阅读 提供关于“管理学”的书籍在课后进行学习。 2自主查阅文献 教会学生利用大学图书馆数据库资源查询相关资料文献进行自主学习。
|
||||||||||||||||||||||||||
七、教学效果评价: |
||||||||||||||||||||||||||
学生评价:通过课后发放问卷调查或者随堂提问的方式,了解教学效果情况,包括学生对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的掌握及难点的理解等。
自我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及随堂提问情况及课后交流的反馈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由此也可反映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及学生对本次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
||||||||||||||||||||||||||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课后补充): |
||||||||||||||||||||||||||
1教学反思 1.1 CBL教学及TBL教学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备好课、上好课,更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其次,对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该方法在护理学专业基础好的学生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 1.2需构建适合的案例和问题:学生初次接触真实病例往往会无从下手。因此,怎样构建适合的案例和问题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案例和问题难度太高,学生则无法分析,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兴趣,案例和问题要能够整合护理管理知识和临床的具体运用、体现设计者的思路和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要注意所选择的案例和问题要有层次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问题要有恰当的广度,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