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教学大纲

1.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7-10-11 09:40:07 浏览次数: 【字体:

   《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xz0502012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2学分,总学时34,理论18,教学实践(见习)16

 

一、 课程简介

护理教育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该课程是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基本熟悉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掌握有关教育学理论、课程设置、教育评价学的理论及其在护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学会课堂教学及临床教学的技巧与方法。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及技巧为目的,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探索和创造性思维及基本的教学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以更好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及教学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教育学理论、课程设置、教育评价的理论以及其在护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

2.建立能力目标。

学会课堂教学及临床教学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3.建立态度目标。

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具有独立探索的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目的要求】

1.了解教育和教育学概述。

2.熟悉护理教育学概述。

3.掌握护理教育体系结构。

4.了解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教育的概念和本质功能,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育学的概念和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个体的发展,护理教育学的概念,护理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护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护理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护理教育体系的形式结构,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1世纪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策略。

第二章 护理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教师的角色及规范。

2.熟悉护理专业教师的条件及要求。

3.了解护理专业教师的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

【教学内容】

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属性,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师劳动的价值与特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职责和角色,护理学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护理学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护理学专业师生关系的概念与基本性质,良好的护理学专业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护理学专业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第三章  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

【目的要求】

1.掌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概念;

2.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及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技术。

3.熟悉制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4.了解确定教育目的的的依据及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教学内容】

教育目的的概念,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护理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培养目标的概念,制定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的功能与局限性,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技术。

第四章 护理教育的课程

【目的要求】

1.掌握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概念;

2.制定教学计划、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课程类型分类、护理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3.熟悉课程的功能、学年制、学分制;

4.教材的概念、编写护理学教科书的原则;

5.护理教学计划的基本结构。了解护理学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教学内容】

课程的概念与功能,护理学课程的目标,护理学课程的类型与结构,护理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课程计划的概念,护理学课程计划的基本结构,编制护理学课程计划的原则,学年制与学分制,护理学的课程标准,护理学教材,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

第五章 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自学)

【目的要求】

1.了解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2.掌握学习的分类与教学;

3.熟悉影响学习的内部因素;

【教学内容】

行为主义理论: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的应用;认知理论:信息处理学习理论,加涅的指导学习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认知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人本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人本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及其过程,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第六章 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护理教学原则体系及应用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原则的概念、护理教学过程概述,护理教学过程的特点,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护理教学原则的概念、作用、体系及应用要求。

第七章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

【目的要求】

1.熟悉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掌握课堂教学备课主要的三项工作和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3.熟悉实训室教学;

4.熟悉临床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护理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依据,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测量与评定,实训室教学的目标与环境,实训室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实训室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临床教学的概念,临床护理教学的目标,临床护理教学环境,临床护理教学的形式,临床教学的方法及其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第八章 护理教学的方法与媒体

【目的要求】

1.掌握运用各种常用护理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2.熟悉护理教学媒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概述,护理教学方法的分类,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现代护理教学方法,护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概述,传统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第九章 护理教学评价

【目的要求】

1.了解教育评价的概述;

2.熟悉学生学业的评价;

3.熟悉学生临床护理能力的评价;

4.了解教师课堂授课质量的评价;

【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相关概念,教学评价的分类及功能,学业评价的依据、方法,试题类型及编制,考核的组织与管理,考核的结果分析与评价,学生临床护理能力评价的范围及内容,临床护理能力评价的种类与方法,影响临床护理能力评价的因素及控制方法,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课堂授课评价的内容,课堂授课效果的评价途径与方法。

第十章 护理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自学)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教育中的德育要求;

2.了解护理教育中的体育要求;

3.熟悉护理教育中的美育要求;

4.了解个性化教育;

【教学内容】

德育的概念与意义,德育的任务和内容,德育的过程、原则、途径及方法,体育的概念和意义,体育的任务和内容,体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美育的概念和意义,美育的任务和内容,美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个性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个性化教育的原则,个性化教育的内容,个性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护理教育学课程围绕培养护理本科生的教学能力及素质为中心,第一章从宏观层面,阐述了教育学和护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结构和功能、特点和任务,以及改革与发展;2~5章从中观层面,阐述了护理教育的目标和课程、心理学基础以及护理教育的师生及其相互关系等理论问题;6~9章则从微观层面,详尽阐释了护理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应用理论和基本技术,包括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知识。第10章着重讲述了护理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各教育之间的关系等。

教学重点难点是在学生熟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护理教学过程及原则,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护理教学方法与媒体等章节相关内容。掌握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技术;实施基本课堂教学上课及备课的技能,掌握课堂教学、临床教学的组织及方法,学生通过学习,按照老师要求进行教学实践,学生学会了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能够完成课堂教学即备课,上课的教学程序,学会了常用的教学媒体的使用等知识,达到课程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教学素质及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本科护理学专业《护理教育学》的学科状 况及学科交叉的特点,我们选择适合本学科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在护理教育学的教学方法上包括课堂讲授、演示、讨论、教学实践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以培养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本科护理学生为目标,根据学时数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筛选,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启发式、谈话法,案例式等教学法的应用,达到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理论的目的。实践课是通过开放式的选题方式,让学生选择与护理相关的内容,例如疾病医疗、护理、美容、保健、人文沟通、社会学、文化教育等,通过学生通过网络、教材,杂志等查找资料,拓宽了学生视野,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制作课件、编写教学目标、如何实施教学方法及教学程序,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使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护理本科生为目的,为更好的增进教学效果我们打破了传统的考核模式,制定评价标准等采用多种形式性的形成性评价方式。

 

                  六、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章  节

内    容

学时分配

第一章

导论

2

第二章

护理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

1

第三章

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

3

第四章

护理教育的课程

1.5

第五章

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0(自学)

第六章

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

1.5

第七章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

3

第八章

护理教学的方法及媒体

3

第九章

护理教育评价

3

第十章

护理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0(自学)

 

教学实践

16

       

               七、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及评价方法

1.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方式,根据本课程特点,让学生以与护理相关内容自行选择课题,通过如何编制教学目标、制作课件、书写教案、讲课及演示,实施教学程序及方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进行评价,反馈学生的方法。

2.成绩评定:学生成绩按百分比进行计算,课堂到课率、学习态度占10%,目标教学作业占20%,教案书写占20%,教学实践结果评价占50%,以综合性的形成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护理教育学》选用《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2.参考资料:华西医科大护理教育学学习资料,百度资料查询,护理教育学参考书。       

 

 

 

         撰写人:    吴  彬                        审核人: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