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学
学分:2
理论学时:20
实践、讨论、形成性评价: 12
总学时:32
一、 课程作用与目的
护理教育是以培养护理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教育,护理教育担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各层次合格的护理人才的重要使命。护理教育学是教育学与护理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科。护理教师肩负着传播护理文化,振兴护理事业的神圣使命,本课程指导学生如何研究护理教育的规律,不断提高护理教育水平,促进护理教育事业发展。
二、 课程基本要求
1.理论学习方面
⑴了解教育的概念、本质、功能,教育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护理教育的性质、任务,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护理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⑵熟悉护理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护理教学计划、大纲与教材影响学习的内外部因素,护理教学评价及相关概念;
⑶掌握护理教学过程及原则,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护理教学方法与媒体,护理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2.基本技能学习方面
⑴了解护理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制定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⑵熟悉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技术;
⑶掌握课堂教学、临床教学的组织、方法、评价。
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主要使用教材
姜安丽主编.《护理教育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主要参考书
⑴郑修霞主编. 《护理教育导论》.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⑵姜安丽主编.《护理教育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四、 课程内容
第一章 导论
主要内容:教育的概念和本质功能,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育学的概念和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个体的发展,护理教育学的概念,护理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护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护理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护理教育体系的形式结构,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1世纪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策略。
重点和难点:教育的概念、要素和特点,护理教育的特点、任务、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护理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
主要内容: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属性,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师劳动的价值与特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职责和角色,护理学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护理学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护理学专业师生关系的概念与基本性质,良好的护理学专业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护理学专业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重点与难点:教师与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护理学专业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和构建策略,护理学专业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第三章 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
主要内容:教育目的的概念,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护理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培养目标的概念,制定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的功能与局限性,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技术。
重点和难点:制定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技术。
第四章 护理教育的课程
主要内容:课程的概念与功能,护理学课程的目标,护理学课程的类型与结构,护理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课程计划的概念,护理学课程计划的基本结构,编制护理学课程计划的原则,学年制与学分制,护理学的课程标准,护理学教材,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课程类型,常见的护理课程结构类型,课程编制的有关概念,学校课程编制的基本依据。
第五章 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主要内容 行为主义理论: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的应用;认知理论:信息处理学习理论,加涅的指导学习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认知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人本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人本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及其过程,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护理教学目标的概念、目标的功能、教学目标的分类、布鲁纳教学目标分类系统、编制护理教学目标程序与方法、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与实施,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主要观点,行为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信息处理的心理过程,记忆的基本过程,遗忘的规律,布鲁纳的主要观点,认知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影响操作技能学习的因素,操作技能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六章 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
主要内容 教学原则的概念、特征及作用,护理教学原则的体系及应用要求,护理教学过程概述,护理教学过程的特点,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重点与难点:教学原则的特征,护理教学原则的体系,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第七章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
主要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护理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依据,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测量与评定,实训室教学的目标与环境,实训室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实训室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临床教学的概念,临床护理教学的目标,临床护理教学环境,临床护理教学的形式,临床教学的方法及其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重点与难点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临床教学、临床实习、临床见习、体验学习法、带教制的概念,课堂教学的特点及优缺点,实训室教学的目标设计、实施和管理要点,临床实习和临床见习各自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环节,临床教学各种方法各自的教学作用、运用方法和要求。
第八章 护理教学的方法与媒体
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概述,护理教学方法的分类,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现代护理教学方法,护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概述,传统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重点与难点 护理教学方法的分类、作用特点及运用的基本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教学媒体的基本类型和功能特点,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自学指导法、情景教学法、行动学习法、以问题为基础的的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微型教学、教学媒体的概念,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作用及特点。
第九章 护理教学评价
主要内容 教学评价相关概念,教学评价的分类及功能,学业评价的依据、方法,试题类型及编制,考核的组织与管理,考核的结果分析与评价,学生临床护理能力评价的范围及内容,临床护理能力评价的种类与方法,影响临床护理能力评价的因素及控制方法,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课堂授课评价的内容,课堂授课效果的评价途径与方法。
重点与难点 护理教学评价的概念和功能,各类试题的编制原则及优缺点,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和途径,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教学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试题难度、区别度、信度、效度、考核法的概念,各种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学生临床护理能力评价的方法。
第十章 护理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主要内容 德育的概念与意义,德育的任务和内容,德育的过程、原则、途径及方法,体育的概念和意义,体育的任务和内容,体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美育的概念和意义,美育的任务和内容,美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个性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个性化教育的原则,个性化教育的内容,个性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 德育、体育、美育和个性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体育、美育和个性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德育、德育过程、平行影响原则、情感陶冶法、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说服教育法、体育、美育、个性化教育的概念,德育、美育、体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意义及基本原则。
五、课时分配 各教学环节学时及进度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 课堂讲授 | 实 践、讨论、考核 | 小 计 |
第一章 导论 | 3 | 3 | |
第二章 护理专业教师 | 自学 | ||
第三章 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 | 3 | 3 | |
第四章 护理教育的课程 | 3 | 3 | |
第五章 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 自学 | ||
第六章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 | 2 | 3 | 5 |
第七章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 | 3 | 3 | 6 |
第八章护理教学方法及媒体 | 6 | 3 | 9 |
第九章 护理教育评价 | 自学 | 3(评价) | 3 |
第十章 护理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 自学 | ||
总 计 | 20 | 12 | 32 |
六、评价方法
本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学生,成绩按百分比进行计算,目标教学作业占10%,教案书写占10%,课堂参与、纪律占10%,教学实践结果评价占70%,以综合性的形成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满意达到学习目标。
执行说明
1.本大纲根据教育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制。
2.供护理专业本科使用
3.课程内容需要了解的部分是为了拓宽知识面,加深对学科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