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教研室简介

医学心理学教研室简介

发布时间:2021-12-15 16:04:48 浏览次数: 【字体:
医学心理学课程介绍
1 课程概述
1.1 基本信息
医学心理学课程是医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也是心理学在医
疗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作为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医学心理学
在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使医学生形成生理与心理相
统一的整体认识观,站在全新的角度理解健康与疾病,并能从生
理与心理社会因素认识疾病与解释疾病、治疗疾病,以满足现代
医学模式和医学自身发展的需求。
核心模块:本课程总共 2 学分(
32 学时),主要按理论课
堂、实验课堂和网络课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2 教学团队
课程教学团队三人,1 名副教研室,2 名讲师,(
2 人临床心理
学博士在读,1 人硕士),均具有医师资格证,执业证和国家心理
咨询师证,本团队是较年轻的团队,有强烈的教学改革意识和先进
的教学理念。唐清华作为课程负责人,近五年主持省级教改课题 1
项,以第 1 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 3 篇,其中 sci 收录 2
篇,出版专著 1 部,教学研究论文 3 篇,作为第 1 完成人获 2018 年
国家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 1 项,作为第 2 完成人获广西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二等奖 1 项,曾荣获广西高校教师武汉大学微课决
赛教学能手和校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并参编国家十二五、十三
五、十四五规划《医学心理学》教材。
1.3 教材使用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孔军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卫计
委十三五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
2 教学设计
2.1 基本理念
坚持立德树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内
在潜力和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医学
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责任感。
2.2 教学目标
改变过去单一理论传授知识或培养普通能力的目标,将知识、
能力、态度目标有机融合。
知识目标: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临床解决病人的心理与行为问
题;认识心理因素与疾病、健康的关系,建立对疾病与健康的整体
观。理解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预防、诊断、治疗中的
重要性和心身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能力目标:识别病人异常心理和行为,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诊
断和治疗等技术为医学临床服务。态度目标:,融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念,加强学生心
理学与医学紧密相连的思维模式。
2.3 教学内容
立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
不同专业学生学情的需求动态,精心打造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内容;
同时,为保证一定的学习挑战度,在教学内容层面扩大知识的深度
和广度,对原有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了适当调整。
教学重点:心身疾病、心理应激、患者心理。
教学难点: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识别。
3 教学环境
3.1 线上
《医学心理学》课程在智慧树平台建成拥有 39 个课程视频,
累计时长超过 500 分钟的共享课程,自 2020 年上线以来,目前已
经有 5 所高校选学,累计学习人数 1757 人次,累计互动 2000 多
次,不仅保证了学生得到高质量的线上课程学习,受到区内外同
行专家老师的好评,提高了我校在医学心理学学科领域的知名度
和影响力。
3.2 线下
理论课时:
通过讲授、启发、案例、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牢固掌握一些
基本的知识点。医学心理学的一些内容理论性强,如心理学基础这一部份,必须使学生明确地理解基本概念和体系,在该层面注
重方法的讲解和运用。
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教学,如痛阈和耐痛阈实验,记忆实验,心理测量实验,
加深理解心身之间的相关性,加深理解人的心理行为的可操作性和可
以研究性。
3.3 线上线下混合
本课程以信息系统作为教学资源载体的同时,还以其作为教学
活动的助推器,力求实现真正意义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4 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
形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在线上,利用现代信息化工具辅助教学,为学习者提供在线测验、
考试、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
等多形式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大数据统计功能,对学生的学
习动态、学习效果进行实时监管和考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
果。
在线下,核心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如心身疾
病、心理障碍及相应章节选用案例分析法和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激发
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每 2-3 周开展一次专题性课堂讨论,给同学以发表见解、提出问题,进而提高表达能力的机会,讨论时加
强师生互动。
同时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医疗实践,提高医学心理学对临床的
指导性,结合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及理论前沿的最新学术动态,并针对
不同专业学生学情特点,对教学内容适当进行调整。
5 创新特色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核心讲解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对
心理应激的应激源,中介机制,应对策略和心身疾病、心理障碍
的常见类型进行重点讲解,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对自己的心
身健康有所帮助。
心理实验:人们往往认为心理是难以琢磨,不可测量的,通
过相关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具有可测量
性,心理行为具有可干预性,加深学生对心理学的理解。
实验动手、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使用
与学习活动深度融合,结合心理学动手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
心理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 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考核是平时成绩、实验课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课后
作业四种方式的综合评定。
本课程自运行以来,平均每年有均 2000 学生修读,选修率
高,修读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不仅能把学到的医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于临床,辨证地分析与解决临床医疗实践中病人的
心理与行为问题,也加深了对自己心身健康的理解。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