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教案 第八章 患者心理与医患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09 07:06:19 浏览次数: 【字体:

广西中医药大学《医学心理学》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医学心理学》        _任课教师(职称):    

授课对象及时间:全校医学专业 限选课             

授课题目(章节)第八章  患者心理与医患关系  教 具:      媒 体 电脑      

基本教材:  医学心理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教学目的: 通过对患者心理和医患关系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患者心理行为特征,人际关系与医疗行为,医生心理与医患关系,培养临床思维。能把医学心理学知识和临床更紧密 的结合,以今后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教学重点、难点:患者角色行为异常

        教学重点:患者的心理特征、求医行为和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方法教学,通过相关理论及结合临床案例的配合讲解,及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心理干预的认识理解。

课时安排:   3学时   

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患者心理需要、影响患者求医行为的因素。?

                  2. 慢性患者、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干预。   

                 3、医患关系类型、特点和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

教学后记:_   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讲课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能生动的体现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结合临床案例讲解分析,并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使教学内容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也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                   

 

教研室主任意见:     同意,本教案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广西中医药大学《医学心理学》课程教案(续页)

 

时间

分配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教学方法与

手段

 

 

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40分钟

 

 

 

 

 

 

 

 

 

 

 

 

 

10分钟

 

 

 

 

 

 

 

 

 

 

 

 

 

 

23分钟

 

 

 

 

 

 

 

 

 

 

 

2分钟

第八章  患者心理与医患关系

第一节  患者心理概述

一、患者概念与患者角色

1.患者角色(患者身份)—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是处于患病状态中同时有求医的要求和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

2.患者角色的四个要素

(1)可从常规的社会角色中解脱出来,减轻或免除原有的责任和义务。

(2)对陷人疾病状态没有责任。

(3)负有恢复健康的责任。

(4)负有寻求医疗协助的责任。

3.患者角色的权利和义务

4.患者角色的转换和适应

患者角色适应不良

——患者不能顺利地完成角色转变的过程。

(1)角色行为缺乏(2)角色行为冲突

(3)角色行为减退(4)角色行为强化

(5)角色行为异常

 

二、患者的求医与遵医行为

一)求医行为

1.求医行为的类型  

(1)主动求医行为

(2)被动求医行为

(3)强制求医行为

2.求医行为的原因

(1)生理性原因

(2)心理性原因

(3)社会性原因

3.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1)年龄

(2)对疾病的认识水平

(3)个性因素

    (4)文化教育程度

(5)社会经济状况

(6)动机

(二)遵医行为

遵医行为——患者遵从医务人员开列的处方和遵照医嘱进行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的行为,即患者的依从性。

影响因素:

  1. 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满意程度。
  2. 疾病种类、严重程度及患者的就医方式。
  3. 患者的主观愿望和医生治疗措施的吻合程度。
  4. 患者对医嘱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及治疗方式的复杂程度。

三、患者的心理需要

 

第二节  患者的心理特征

一、患者的一般心理特征

(一)患者的认知活动特征

  1. 感知觉异常  

主观感觉异常、敏感性增强。例如幻觉。

  1. 记忆和思维能力受损  

记忆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异常。

思维方面:例如妄想

(二)患者的情绪特征

1.焦虑与恐惧

2.抑郁

3.愤怒

(三)患者的意志行为特点

1.意志行为的主动性降低。

2.对他人的依赖性增加。

3.行为退化的现象。

(四)患者的个性改变

独立性降低而依赖性增强,被动、顺从,缺乏自尊等。

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改变。

二、各类患者的心理特征

不同病期患者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  人际关系与医疗行为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1.人际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关系。

2.医疗行为中的人际关系

在医疗行为中以医疗方和患者方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关系。

二、人际关系内容

医生和患者、护士和患者、医疗行政管理人员和患者

医护人员和患者亲属、医护人员和医疗行政管理人员

患者和亲属、医务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等

三、医患关系的类型

职业关系、职业活动以外的一般的人际关系。

 

第四节  医生心理

一、医生角色

医生角色的责任与权利

医生的义务

二、医生的心理特征

1.接纳、被接纳及尊重、被尊重的需要

2.自我实现的需要

医生的心理防御机制

 

第五节  医患关系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医生个体与患者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二、医患关系的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

2.医患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3.医生是医患关系的主要影响者

4.医患关系有时限性

三、医患关系的类型:主动被动、指导合作、共同参与

四、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患者权利(二)责任冲突

(三)信任和理解(四)沟通态度

五、医患沟通的技巧

1.情感沟通

2.诊疗沟通

3.效果沟通

4.随访沟通

 

学习小结

复习思考题

 

 

 

 

全部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以案例讨论导入,提高学习对本内容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实例加深学生理解 ,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多媒体手段教学

 

 

 

 

 

 

 

 

 

 

举例讲解,帮助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教学,

结合临床案例讲解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