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运筹学

《运筹学》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发布时间:2023-03-01 14:13:53 浏览次数: 【字体:

学分:3

学时:48学时(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2学时)

适用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考查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的分析与讨论,能够使学习者具有追求卓越、刻苦务实精神品德,立足学科与行业领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知识目标:

通过运筹学课程的思想、理论、方法的学习,使学习者能够分析解决生产与管理决策中的优化问题,从多维度推衍运筹优化的逻辑内涵,以批判思维建构各类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算法意义,给出优化决策方案。

3.能力目标:

学生掌握将实际管理中的问题形成运筹学模型的方法与技巧;培养运用软件解决的运筹学模型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管理科学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且更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精神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核目的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运筹学模型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运筹学的重要模型;掌握将实际管理中的问题形成运筹学模型的方法与技巧;培养运用软件解决重要的运筹学模型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成绩评定

形成性评价成绩:形成性评价成绩占40%,成绩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作业、考勤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课程期末评价成绩:占60%,成绩由任课老师根据期末课程考试成绩进行评定。

3.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

1)考核方式:过程式考核评价方式。

2)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成绩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讨论等,利用实际案例讲解,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在课堂上点评学生的作业并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质量,作为形成性评价成绩计入学期总评。通过以上多元考核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书目】

1.教材:《运筹学教程》胡运权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参考资料:

1)《运筹学导论(9)》,希利尔, 利伯曼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实用运筹学上机实验指导与解题指导》,叶向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