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 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学分:3.5
学时:56
适用对象:202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课程目标】
1. 素质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和基本的算法,为以后学习程序设计与系统开发类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提高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
通过数据结构的学习,从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三个方面去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常用的数据结构,掌握在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
3.能力目标:
借助C语言及vc++6.0,解决实现各种各种结构的基本操作,排序和查找运算。对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性有一定的分析能力。针对简单的应用问题,应能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及设计有效的算法解决之。
【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核目的
数据结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计算机软件的各个领域中均会使用到数据结构的有关知识。本课程是计算机、自动化、通信、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另一方面,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为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式、优化形成性评价方式等提供依据。
2.课程成绩评定
本课程是必修考试课,课程成绩评定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构成。其中形成性评价主要出勤情况、平时作业、阶段性测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终结性评价主要从期末考试进行评定。考核成绩总分100分,具体为:平时成绩占40%,期考成绩占60%。
考试采用平时和期末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占40%。标准是平时出勤情况、回答问题情况、综合设计性实验完成作业情况。期末笔试占60%,在笔试中:基础知识占30%,应用占70%。
3.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
项目 | 考核形式 | 考核方式 | 成绩比例 | 考核时间 |
平时成绩 (形成性评价) | 综合设计性实验 | 开卷 | 35% | 平时 |
考勤 | 开卷 | 5% | ||
期考成绩 (终结性评价) | 期末试卷 | 闭卷 | 60% | 期末 |
【参考书目】
1.《数据结构》(C语言版) 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美]William Ford,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