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函数)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 《C语言程序设计)》 | ||||||
课程章节 | 第七章 函数实现模块化7.1-7.3 | 授课学时 | 2 | ||||
所属院、部 | 信息网络中心 | 设计者 | 唐晓年 | ||||
授课专业 | 信管 | 授课年级 | 2015信管1班 | ||||
一、引言(引起学习动机,导入主题) 现实中,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通常分解上若干问题按步骤执行,如同学们的毕业论文撰写,可分成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程序设计也是如此,可以使用”组装”的办法简化程序设计的过程 | |||||||
二、学习目标 知识 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1.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程序模块化的概念 掌握函数的定义 掌握函数的调用方法 技能目标:掌握调用函数和被调用函数之间的数据传递的二种形式,实际参数和形式参数的区别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强调模块化的重要性,养成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方法思路。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调用 难点:数据传递中实际参数和形式参数的区别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1.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六章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简单的问题的程序设计,对函数有较初步的认知,因此具备学习本章内容的学习基础。 2.教学预测: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模块化的概念,将以前所学的简单问题的程序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 | |||||||
四、教学过程: | |||||||
1.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环节设计(设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 | |||||||
时间(分钟) | 授课者的工作 | 学习者的工作 | |||||
5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40分钟 | 导入: 在学习循环结构及数组的章节中,我们已掌握几下几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如: 1、 求自然数1-N的和 2、 求自然数1-N的所有的偶数 3、 求自然数1-N的所有的奇数 我们用了三个程序解决这三个问题 思考:能不能用一个程序解决这个问题? 7.1为什么要用函数 1、问题1、函数的功能是什么? 2、问题2、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函数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3、复习:函数的一般语法 7.2怎样定义函数 1、复习变量的定义及使用 2、函数定义的方法 n 演示无参数的定义方法 n 演示有函数的定义方法 n 演示空函数的定义方法 7.3调用函数 1、函数调用的形式 2、函数间的数据传递(重点和难点) n 程序演示 n 课堂作业 P7.2 3、函数的返回值 n 强调返回的重要性,剖析主子函数“传递”过程 n 返回值的类型 | 思考: 这三个问题 有什么联系? 常用的main()函数功能及写法? 变量怎么定义? 变量怎么使用? 三者的区别 分清调用函数的主次 实参和形参的区别,形参怎样接受实参的数据? 1.Void main()与int main()的区别 2、子函数怎么返回值给主函数 | |||||
2.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1).本章主要采用观摩式加现场调试等教学方式,强化师生互动。 2).通过观摩教师演示,多媒体PPT课件、程序现场调试和讲解等教学手段,通过引导、观摩分析、讨论、讲解和归纳总结等过程实施课堂教学。课下则还有网络学习、交流等教学策略。 方法选择:采用启发式的综合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经典案例如:“啤酒与尿片”揭示大数据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活学生思维,转化学习方式,练习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观察能力。 | |||||||
五、教学效果测试(运用有效方式,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成绩) 1.课内: 要求能编写无错误能运行的函数调用实例,能熟悉函数调用方式,程序执行流程,掌握主函数与子函数间数据传递的方法。 2.课外: 运行课本程序设计实例,分析运行结果 | |||||||
六、摘要或总结 总结: 函数调用C语言的精髓,初学者如果不熟悉程序的结构,则很难理解主函数与子函数间数据传递时的交互流程,该章节需要进行较多的练习。 | |||||||
七、学习资源: 1.教材:C程序设计(第四版) 谭浩强 2.参考资料:《CPrimerPlus》 中文版 | |||||||
八、教学反思 | |||||||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 |||||||
本设计重点突出难点明确,内容丰富,介绍学科前沿,分析问题透彻,逻辑行强,启发学生思考,教学互动环节能结合实际生活来设计,知识点从简到难,逐步引入,并充分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基础来满足不同层次学习的要求,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选择比较合理,教学互动环节题目设计存在足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