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建设规划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是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建设和发展的中心工作,它体现了各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进而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心理学专业更好地适应高校教育改革的形式需要,根据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规划的要求,结合心理学专业的发展现状,特制定心理学专业院重点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质量与数量需求的高度,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针对南宁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科学合理地规划专业建设,以真正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2、明确就业为指向的指导思想,突出本校的师范性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技能的培养同时,发挥心理学专业特点,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心理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宽口径的教育,使学生适应多方面的人才需要,拓宽就业渠道。
3、本专业建设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科研为龙头,以课程建设项目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不断加强和完善本专业建设。
二、规划原则
1、发展原则
教育科学系于2008年开设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方向)本科专业,在几年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2、求实原则
在专业建设与规划中,必须根据教研室的师资力量和已有的办学条件,做好切实的规划并保证步步落实,不能盲目地追求“大规模”。同时,在以就业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不断调整专业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做到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不断适应本地区对心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3、均衡原则
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在招生人数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做到人才培养和就业的均衡发展,使人才的出入口保持畅通,避免人才的浪费。
三、心理学专业总体规划
(一)办学规模、层次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自200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现有心理学专业学生104人,针对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和市场需求,心理学专业不会扩大招生规模,2015年心理学专业计划招收40名学生。
(二)师资队伍建设
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将断续遵循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学科和专业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1、 教师数量
心理学专业现有学生104人,现有任课教师8人,师生比为1:12,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要求。随着心理专业实验室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前景看好。
2、教师学历结构
至2015年6月,心理学专业任课教师8名,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为6人,博士学位教师2人,硕士研究生以上教师比例为100%,在未来的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专业将继续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教师的职称结构
至2015年6月,心理学专业任课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6人,助教1人;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为100%。在未来的专业建设中,我们将继续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职称层次和科研能力,使教研室师资队伍在职称结构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5、教师培训
为确保专业建设质量,教研室将通过以下途径,加强教师职后培训力度:支持教师考博和专业进修学习;聘请区内外心理学专家任兼职教师并进行讲学辅导;提倡并创造机会为教师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鼓励和督促每一位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学科建设
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将继续重视重点学科建设致力于推出本专业的优秀课程、优秀教师,把名师、名课推向全院甚至全区。
1、重视学科和优秀课程建设
在未来的教研室建设中,将大力支持应用心理的学科建设,努力将它建设成院级重点建设学科。另外,还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建设,力争使它们在3年内,将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成省级优秀课程,将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建成院级优秀课程。
2、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教学骨干
在学校一级学科带头人陈雪斌教授的带领下,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的开展,将继续大力挖掘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力量。一方面,注意发挥骨干教师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鼓励年青同志勇挑重担。
(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在未来的专业建设中,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对照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教研室进行全面检查、梳理和自我评估,要求达到师资梯队合理,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国家专业目录规定的主干课程开出率为100%以上,严格执行修订后的教学计划,课程结构合理,真正做到严格按照人才培养规格进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培养方案
根据《指标》要求和学院学分制的实施标准和计划,心理学专业在2007年全面修订本专业培养方案,使其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力求科学合理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打好专业基础,以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突出专业特长,以公选课、任选课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文理渗透,实现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未来的专业建设中,我们还将继续根据实际情况对培养方案进行灵活地调整,使其能够很好地适应专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2、教材建设
目前,教研室集中优秀教师先后主编、参编并出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案例》等多本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为本专业的教材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未来专业建设中,我们将继续以本专业的办学思路与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选取适用于本专业的教材,同时鼓励教师根据本专业以及学校的特点组织编写具有高质量的学科教材,并逐渐修订,使之完善,达到区内专业同类教材的前沿水平。
3、实践基地建设
教研室在专业发展中一向重视学生实际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因而对实践基地建设投入了相当大的力度。每年定期向合作学校或单位派送学生接受实践锻炼。随着心理学规模的扩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计划在未来专业建设中,将进一步扩大实践基地的数量和范围,以满足学生专业实践的需要。
4、实验室建设
心理学是一门强调实证研究的科学,实验在专业中的地位非常突出,教研室现有心理学专业实验室2个,电子沙盘实训室1个,团体心理专业辅导实训室1个,心理实验仪器100余台件,价值近100万元,能满足心理专业教学实验的需要。在未来专业建设中我们将加强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使心理学实验室发挥更大作用。
5、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和永恒的主题,面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学院的新定位,教研室将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鼓励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投影、幻灯、录像等)进行教学,结合挂图、图表等有效教学辅助手段,形成每个教师的有个别特色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同时我们将大力推动课程网络化建设,鼓励教改研究的进行,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求与社会同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心理专业人才。
(五)专业管理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在专业建设中,我们将加强专业建设的规范管理,保证建设质量逐年提高。在原有的专业管理体制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专业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按照学院的要求制定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逐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2、建立专业建设的监控机制
在未来建设中,教研室将继续严格执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另外,将成立专门的监查委员会,加强对本专业教师教学环节的检查和监督,以督促教师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3、加强科研工作
科研在高校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科研工作,有利于本带动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心理学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教科研水平,近五年内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人均主持完成省或院级课题十余项。在未来专业建设中,教研室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整合本专业人才资源,以专业带头为核心,建立科研创新团队,瞄准省级和国家级的科研领域,着重在高等师范教育教学方面开展研究,不断提高本专业的科研能力。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