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制度建设

教研室工作制度

作者:韦明 发布时间:2023-05-01 10:22:48 浏览次数: 【字体:

 

1. 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由教研室主任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均应参加,也可邀请相关的专家、教授和有关领导参加;集体备课每月不少于一次,时间由每学期活动计划制定,每次活动由秘书详细记录。

2. 听课制度

听课范围涵盖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实训教学。结合专业特点,提倡教研室之间交互听课。教研室主任要组织好本教研室同行的相互听课,每位教师至少被4位同行听课评教,另可组织不同教研室相互听课,确保每位教师都被评教。听课人员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和《教学质量评价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打分和评价。

3. 教研室活动制度

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每周二下午由教研室主任主持,组织教研活动,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要求做好考勤和记录并注意保存。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等四方面内容,具体如下:

(一)关于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及人员分工;

(二)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研讨;

(三)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交流;

(四)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内容的研讨及加强教学工作各环节的措施;

(五)关于本室教学工作的实施与检查情况通报,教学质量分析;

(六)关于课程考试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期中、期末考试的分析工作和总结;

(七)关于本室科研工作的选题、设计、计划以及实施及研究生培养工作;

(八)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经验的交流;

(九)关于本室师资培养工作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十)关于实验教学有关事宜;

(十一)关于本室的学习计划(政治、业务)和定期考核评议工作;

(十二)关于上级的文件、指示、决议的学习讨论;

(十三)其他工作。

4. 教学检查制度

定期教学检查:

(一)开学教学检查

1、检查时间:每学期开学后第1周。

2、检查内容:主要检查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教材、课程表、实验课各项准备工作等)及教师的教案(讲稿、课件)准备、教学进度表和授课计划的填写、学期工作计划和教研活动安排情况,并做好记录。

3、检查方式:各位教师自查,并于自查结束后3天内向教研室主任报自查结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二)期末教学检查

1、检查时间:学期课程结束前一周至放假。

2、检查内容:主要检查学期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期末考试各个环节、下学期教学计划、开学准备等工作。

3、检查方式:通过分析一学期教学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写出学期教学检查报告与整改措施。

5. 工作汇报制度

(一)教研室的教师每周向教研室主任汇报工作,内容包括:教学工作执行情况、科研或教研进展等,特殊情况应及时汇报。

(二)教研室主任每月向院领导汇报工作,内容包括:教学工作执行情况、科研或教研进展等,特殊情况应及时汇报。

6. 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一)由教学秘书负责管理教学档案。

(二)根据文件、资料分类设卷,集中保存。电子版另存。

(三)教学档案的主要内容:

1、基本情况:教学设备、师资队伍情况。

2、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学校下发的有关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

3、教学文件:教学任务书、教学任务分配表、有关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各年度教学日历等。

4、教学材料

①、教案首页及教案:重要的教学文档资料,学期结束后按讲课顺序装订成册。

②、讲稿:学期结束后按讲课顺序装订成册。

③、听课记录。

④、集体备课记录:为本教研室相关教师更好的完成某一次教学活动而组织的集体讨论记录。

5、考试:考试成绩和成绩册长期保存,考试卷保留到学生毕业后三年,每学期对考试进行分析总结。

6、检查与评估:教学检查、教学评估的有关材料。

7、其它:教研室活动记录、试讲记录、教学检查记录、会议记录等。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