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院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BZ0605004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限制:必修课
学时/学分:68学时,4.0学分,理论60学时,实践8学时
一、课程简介
《医院管理学》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是为培养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领域——医院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一门专业课程。医院管理学是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并阐明医院管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医院管理学既与医学科学相联系,又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联系。它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2009年开始,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推进,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和政策发生了重大变革,更加突出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功能,对经营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经验管理模式、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模式将不再适合于当代医院管理的要求。因此,掌握了当代医院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也就掌握了医院在新医改中的主动权。
二、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现代医院管理的概念和思想方法,熟悉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及管理方法,了解医院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国内外医院管理新进展,以及当前医院改革动向。
2.建立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的认识和深化,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学规律分析并解决医院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科学的其他学科打好基础。
3.建立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保持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讲医院管理学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医院的定义,构成医院的条件,医院的性质(特别是新医改强调的公益性)、功能,医院管理的定义,医院管理的主要模式,医院宏观管理的基本手段。
2.熟悉:医院工作特点,我国医院的特点,医院宏观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3.了解:医院的历史发展历史,医疗管理有关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1.医院的概念、性质、功能和特点。
2.医院的发展历史。
3.医院管理的主要特点。
4.医院管理学的概念及医院管理学研究方法。
5.医院管理现况。
6.医院宏观管理及医院管理模式。
7.我国医院管理的发展趋势。
8.医院管理政策环境与医疗管理相关法律制度。
第二讲医院组织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目前医院领导体制的主要模式,医院领导结构,医院常见的主要组织结构类型,医院病床设置标准,医院病床与门诊量比例,医院人员编制的原则,医院人员编制的有关规定。
2.熟悉:医院领导素质,医院领导的基本职能,医院领导方法,医院领导艺术,医院组织的设置原则,医院系统的组成,医院人员编制的概念及意义,医院人员编制方法。
3.了解:医院领导体制的变革,我国医院人员的职类和职称。
【教学内容】
1.医院领导体制、医院领导素质、医院领导的基本职能、医院领导结构、医院领导方法、医院领导艺术。
2.医院组织的含义及其设置原则。
3.医院的组织结构及医院系统的组成。
4.医院人员编制概念及意义、我国医院人员的职类和职称。
5.医院人员编制的原则、医院人员编制方法、医院人员编制的有关规定。
第三讲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医院的人力资源概念,目前对医院经营者的激励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2.熟悉: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程序,医院人员编制方法,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目前医院院长的收入结构,对医院专业人员的激励。
3.了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医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政策。
【教学内容】
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特点、分类。
2.医院人力资源的配置及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方法。
3.医院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
第四讲医疗管理(一)
【目的要求】
1.掌握:门诊就诊流程,住院诊疗管理的特点和任务,住院诊疗管理的业务管理。
2.熟悉:门诊的特点、任务,门诊的规模和工作量,门诊的业务管理,住院诊疗组织,重症监护病房的组织管理,病区标准化管理。
3.了解:门诊科室设置和环境设置,专科门诊管理,急诊科业务管理。
【教学内容】
1.门诊管理。
2.急诊管理。
3.住院诊疗管理。
第五讲医疗管理(二)
【目的要求】
1.熟悉:临床科室的特点与管理要点,医技科室工作特点和管理要点。
2.了解:临床各科的特点与管理要点,医学影像科、临床检验科、病理科的任务特点和管理要点。
【教学内容】
1.临床各科室管理。
2.医技科室管理。
第六讲护理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管理的概念,护理质量的概念、护理质量管理的概念,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分类,常用护理质量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2.熟悉:护理的概念、任务和目标,护理管理的任务、护理管理的基本职能,护理质量管理的特点,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的概念、特点,护理业务技术的主要内容,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的主要方法,护理成本的概念。
3.了解:护理的产生与发展,护理成本构成和控制。
【教学内容】
1.护理概述。
2.护理管理的基本职能。
3.护理质量管理。
4.护理业务技术管理。
5.护理成本控制与效益评价。
第七讲医疗质量管理(一)
【目的要求】
1.掌握:医院质量管理的定义,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2.熟悉:医疗服务质量的概念,医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教学内容】
1.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认识。
2.医院质量管理的定义、主要内容,
3.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构成。
第八讲医疗质量管理(二)
【目的要求】
1.掌握:医院内部质量评审的主要内容,《国际医院评审标准》主要内容,ISO9004-2标准的主要内容,流程图含义与应用,排列图的原理与应用,因果分析图的含义与应用,控制图的原理、给制方法与应用,标杆对比的含义与应用,临床路径的含义。
2.熟悉:医院质量评审的要求、间隔及注意事项,分层图的应用,制订临床路径需要注意的问题。
3.了解: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方法,临床路径的作用。
【教学内容】
1.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评审。
2.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
第九讲医院药事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医院药事和医院药事管理的概念,医院药学部门,药事管理委员会。
2.熟悉:医院药学和医院药学服务,医院药事管理的特点和研究方向,临床用药管理概述,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和分析,医院药品管理。
3.了解:临床用药管理的实施,医院制剂管理。
【教学内容】
1.医院药事和医院药事管理的概念、医院药事管理的特点和研究方向。
2.医院药事组织与药学技术人员。
3.临床用药管理。
4.医院药剂管理。
第十讲医院文化
【目的要求】
1.掌握:医院文化的概念,医院文化的结构,医院文化的内容,医院文化的功能,医院形象的含义;医院形象的内容。
2.熟悉:医院文化的特征,医院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医院文化建设的对策,医院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点。
3.了解:医院文化的重要性,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的区别,提升医院精神文明的途径。
【教学内容】
1.医院文化的概念及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医院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3.医院文化的功能与特征。
4.医院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5.医院的形象塑造与品牌战略。
6.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一讲医患关系
【目的要求】
1.掌握: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及医患纠纷的防范。
2.熟悉:医患关系。
【教学内容】
1.医患纠纷的涵义。
2.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
3.医患纠纷的防范。
第十二讲医院学科建设
【目的要求】
1.熟悉:重点学科及学科带头人的选择和管理,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及实施。
2.了解: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教学内容】
1.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2.重点学科及学科带头人的选择和管理。
3.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及实施。
第十三讲医院运营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医院经营管理概念,医疗市场的概念,医疗服务的概念及特性,医院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市场定位,医院成本管理的概念,新医改中的公立医院改革。
2.熟悉:医院经营活动的内容,加强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医疗市场的特性,医院服务营销组合的应用,加强医院成本管理的基本要求。
3.了解: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加强医院成本管理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医院成本管理的措施与对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医院的影响。
【教学内容】
1.医院经营管理的概念、内容。
2.医疗市场与医疗服务营销。
3.医院成本管理。
4.新医改中的公立医院改革。
第十四讲医院绩效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绩效管理、绩效评价、医院绩效评价概念,医院绩效的影响因素,技术效率、配置效率概念,医院经营状况评价指标,反应性分析,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熟悉:医院绩效评价的功能,医疗质量和效率评价模式,医院人力资源评价,激励机制分析,分析医院总体绩效,评价医院绩效应考虑的方面。
3.了解:医院绩效评价产生背景,目前医院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医院绩效评价的相关政策。
【教学内容】
1.医院绩效评价概述。
2.医院绩效评价内容。
3.医院绩效评价过程。
4.医院绩效评价的相关政策。
第十五讲医院信息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医院信息的来源和特点,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医院信息系统的内容和功能,管理病案的概念,病案管理的意义和任务,医院主要统计指标的分析和评价。
2.熟悉:信息的概念和特征,医院信息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医院信息管理的内容,医院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病案的组织管理,病案的业务技术管理,病案的质量管理,医院统计的任务和特点。
3.了解:医院信息的来源,医院信息处理过程,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了解医院统计工作制度、范围和程序。
【教学内容】
1.医院信息管理概述。
2.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内容、功能、设计和开发、管理。
3.医院病案管理。
4.医院统计的任务、特点、工作制度、范围和程序。
5.医院主要统计指标的分析和评价。
第十六讲医疗器械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医疗器械应用质量管理内容,安全与风险管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2.熟悉:医疗器械管理的意义、特点和原则,医疗器械管理基本内容,管理模式与管理组织,应用质量检测。
3.了解:法律法规与制度管理,管理层面的考核与评估,技术层面的考核与评估。
【教学内容】
1.医疗器械管理的意义、特点、原则、基本内容与要求。
2.医疗器械管理模式与管理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管理。
3.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管理
4.医疗器械管理质量与效益评估。
第十七讲医院后勤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医院后勤管理的原则和特征,医院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与后勤社会化。
2.熟悉:医院后勤管理的意义和内容,后勤管理体制与组织架构,后勤人才队伍建设原则与内容。
3.了解:医院后勤设备、物资、建筑与环境管理。
【教学内容】
1.医院后勤管理的意义、内容、原则、特征。
2.医院后勤管理体制与组织架构。
3.医院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原则与内容。
4.医院后勤设备、物资、建筑与环境管理.
5.院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与后勤社会化。
第十八讲医院公共卫生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三级预防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概念,社区卫生服务特点,双向转诊的概念。
2.熟悉: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院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医院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内容,实施双向转诊需解决的问题,实行双向转诊的建议。
3.了解:医院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双向转诊的意义。
【教学内容】
1.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三级预防概念。
2.医院预防保健管理与社区卫生服务概述。
3.医院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
4.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系统。
第十九讲公立医院管理与改革讨论
【目的要求】
1.引导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
2.鼓励学生通过文献查询、资料收集、小组讨论等形式理解、消化、吸收专业内容。
3.指导学生形成小组学习报告并进行课堂展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了解当今医院管理的现况、模式与发展趋势;医院组织管理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医疗管理、护理管理与医疗质量管理;医院药事管理、医院运营管理、医院绩效管理、医院公共卫生管理。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方面,以专题讲授为主,辅助于小组讨论与实践活动,努力做到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学时安排具体如下:
专 题 |
内 容 |
学时分配 |
第一讲 |
医院管理学概论 |
3 |
第二讲 |
医院组织管理 |
3 |
第三讲 |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
3 |
第四讲 |
医疗管理(一) |
3 |
第五讲 |
医疗管理(二) |
3 |
第六讲 |
护理管理 |
3 |
第七讲 |
医疗质量管理(一) |
3 |
第八讲 |
医疗质量管理(二) |
3 |
第九讲 |
医院药事管理 |
3 |
第十讲 |
医院文化 |
3 |
第十一讲 |
医患关系 |
3 |
第十二讲 |
医院学科建设 |
3 |
第十三讲 |
医院运营管理 |
3 |
第十四讲 |
医院绩效管理 |
3 |
第十五讲 |
医院信息管理 |
3 |
第十六讲 |
医疗器械管理 |
3 |
第十七讲 |
医院后勤管理 |
3 |
第十八讲 |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 |
3 |
第十九讲 |
公立医院管理与改革讨论 |
3 |
|
考核 |
3 |
合计 |
|
60 |
七、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及评价方法
1.考核方式
闭卷、非闭卷或期末论文,三种考核方式均可,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
2.考试成绩评定:
本课程是考试科目,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具体分配如下:教师考勤占10%,课堂讨论、作业成绩占30%,期考成绩占60%。
3.评价方法
注重过程考核,既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有所考核,又致力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
张鹭鹭著,《医院管理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资料:
1.曹荣桂著.医院管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版;
2.沃尔特.J.弗林著.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毕竟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叶文琴著.实用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4.翁开源著.医院管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年版;
5.曹建文著.医院管理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崔嶸著.医院药事管理学问答.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7.余健儿主编.医院文化管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