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经济法

经济法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7-10-08 15:10:49 浏览次数: 【字体: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BJ0603001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3学分,总学时51,理论48,网络3

一、        课程简介

《经济法》是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求人们的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的规范、指导和保障下进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和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经济法律的掌握和运用、严格依法开展经济活动,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排除他人的不法干扰和损害,有力地维护自身合法。经济法是法学体系中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规范,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纠纷,即学法、知法、用法是本课程最终的教学目的。

本门课程采取课堂讲授和案例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法律制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能力。

二、        课程目标

1.      建立知识框架

通过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经济法基本的概念。在公司法、企业法、破产法方面,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公司和企业的特征、组织机构、法律规定以及破产界限、破产还债程序。在商标法、专利法方面,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商标权侵权行为及其处理,商标权的保护,授予专利的条件、专利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方面,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种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的内容以及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2、培养法律思维

在授课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法律意识,形成法律思维,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必须积极参与案例的分析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在经济活动中运用法律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讲 经济法总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

2.      掌握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体系、调整对象

 [教学内容]

1.      我国法律体系

2.      经济法概念

3.      经济法体系

4.      经济法调整对象

第二讲   公司法

[目的要求]

1.      了解公司法基本制度

2.      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结构;

3.      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结构

[教学内容]

1.      公司和公司法概述

2.      公司法基本制度

3.      有限责任公司

4.      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讲  企业法

[目的要求]

1.      掌握个人独资企业法;

2.      掌握合伙企业法。

[教学内容]

1.      个人独资企业法

2.      合伙企业法

第四讲  破产法

[目的要求]

1.      理解公司的分离、合并;

2.      理解公司的重整、和解、破产清算

[教学内容]

1.      破产法概述

2.      重整与和解

3.      破产清算

第五讲  竞争法

[目的要求]

1.      掌握反不正当竞争法;

2.      掌握反垄断法;

[教学内容]

1.      竞争法概述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垄断行为

3.      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六讲  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目的要求]

1.      掌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2.      掌握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教学内容]

1、产品质量法

2、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第七讲   劳动法

[目标要求]

1.      熟悉劳动者的权利

2.      熟悉劳动合同

3.      了解社会保险制度

4.      掌握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

1、劳动法概述

2、劳动者的主要权利

3、劳动合同

4、社会保险制度

5、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

第八讲 税收法律制度

[目标要求]

1.      了解税法的构成

2.      了解商品税法的内容

3.      了解所得税法的内容

[教学内容]

1. 税法概述

2. 商品税法

3. 所得税法

第九讲 票据法

[目标要求]

1.      了解票据的种类

2.      了解票据行为及法律关系

[教学内容]

1. 票据种类

2. 票据行为及法律关系

3. 常用票据的使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

2.      企业的特征、分类;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设立条件及投资人的权利与责任;合伙企业的设立及内外部关系

3.      公司的设立条件、程序、组织机构、合并与分离

4.      破产界限、破产还债程序

5.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种类

6.      消费者的概念和特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7.      产品质量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产品质量归责原则;产品质量宏观管理措施

8.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关于劳动者权利、义务的规定

教学难点:

1.      经济法的含义,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2.      破产界限,破产债权及取回权、否认权、剔除权和抵销权

3.      公司及公司法的特征,股票与债券的区别

4.      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的内容;国家和社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措施;侵害消费者权益法律责任。

5.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五、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重点讲授法:教师精讲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      多媒体演示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讨论,发现学生在理解上的误区,为学生答疑;

3.      案例教学法:利用视频和案例资料,直接呈现法律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经济活动中的当事人,切身体验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

六、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学时安排具体如下:

 

章节

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讲

经济法总论

6

第二讲

公司法

6

第三讲

企业法

6

第四讲

破产法

3

第五讲

竞争法

6

第六讲

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6

第七讲

劳动法

6

第八讲

税收法律制度

3

第九讲

票据法

6

网络课时

3

合计

51

七、        考核方法、成绩评定及评价方法

1.      考核方法:闭卷考试

2.      考核成绩评定: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成绩总分100分,具体为:考勤占10%、课堂讨论10%、作业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3.      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考核,既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有所考核,又致力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        教学与参考资料

教材:

张守文主编《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016年出版。

教参:

方赛迎、邓保国主编《经济法》(第三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