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教案4

作者:【史珺】 发布时间:2017-10-08 09:52:25 浏览次数: 【字体:

《公共关系学》教案

                                       授课人:史珺

 

专业

市场营销

班级

2015

时间

3学时

课程

公共关系学

章节

第四章

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法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众的含义、特征及分类; 了解内部公众的重要性,掌握员工、股东管理的工作内容;了解外部公众的重要性,掌握外部公众管理的工作内容。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对象

第一节 公众的特征和分类

第二节 公众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基本目标公众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公众的特点及分类

难点:公众心理的分析及其四大意义

教学

媒体

多媒体、板书

第一节 公众的特征和分类

一、公众的含义

二、特点:

1、相关性

2、群体性

3、共同性

4、多样性

5、变化性

6、整体性

三、类型:

1.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公众

2.同一类组织有不同类型的公众

3.同一类型的公众又有不同标准的分类

第二节 公众的心理分析

一、时尚的含义及公共关系策略

二、流言的含义及公共关系策略

三、舆论的含义及公共关系策略

四、公众的心理倾向

五、公众的自我倾向

六、公众的决策倾向

七、公众的心理沟通

第三节 基本目标公众

1、什么是公众?公众具有哪些特征?

2、为什么要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

联系我国对外开放的实际,分析国际公共关系的意义。

[1]关晓光.《公共关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鄢龙珠.《现代公共关系学》,清华大学与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
[3]网络学习资源。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