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教案3
《公共关系学》教案
授课人:史珺
专业 |
市场营销 |
班级 |
2015级 |
时间 |
3学时 |
|
课程 |
公共关系学 |
章节 |
第三章 |
教学方法 |
讲授,案例分析法 |
|
教
学
要
求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的含义、特征及分类; 理解公共关系主体的工作原则;了解公共关系部、公共关系公司、公共关系社团各自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
||||
教学内容 |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组织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组织结构第二节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 |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理解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难点:公共关系主体的工作原则 |
|||||
教学媒体 |
多媒体、板书 |
|||||
讲 授 新 课 |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组织结构一、社会组织的特点与类型特点: 目标明确性 整体性 计划性 动态性 有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
类型: 经济组织 政治组织 群众组织 文化组织 宗教组织
二、公共关系部原则: 1、精简原则 2、灵活性原则 3、独立性原则 4、专业性原则 5、针对性原则 6、权责相配原则 三、公共关系公司四、公共关系协会
第二节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一、公共关系人员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 二、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准则 三、公共关系人员的考核
|
|||||
课 堂 提 问 |
1、什么是社会组织?它有哪些特征? 2、为什么要在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
|
|||||
布 置 作 业 |
简述公共关系社团的特征。 |
|||||
教 材 教 参 |
[1]关晓光.《公共关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