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教学设计-4
课堂教学设计表
4.货币时间价值
授课章节 |
第三章:财务估价原理/ 第一节:货币时间价值 |
授课学时 |
1 |
||||
所属课程 |
财务管理 |
授课年级 |
2015级 |
||||
设计者 |
刘斯敏 |
授课专业 |
市场营销 |
||||
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
|||||||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
【知识目标】理解货币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 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运用货币时间价值进行决策 【情感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培养积极应用财务参与的主动性 激发对时间价值决策的技术和方法的兴趣和热爱 |
|||||||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
【教学的重点】货币时间价值的形式 【教学的难点】一般收付形式和年金的区别联系
|
|||||||
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
|||||||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本节是“财务估价原理”这一章中第一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们已经系统地学习了财务报表分析有关知识,对财务决策的含义、过程与影响因素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货币时间价值作为财务估价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是促成企业财务决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判断指标。在实践工作中,管理者由于对财务估价的失误,导致管理中出现重大问题,造成损失或影响企业发展。而有关时间价值的决策方法,学生们知之甚少。 学生的优点: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形象思维发达,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个性和参与意识。 学生的缺点: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缺乏,感性多于理性。 【教学预测】在有关时间价值计算的方法中,相当来说一般收付形式比较容易理解,一般收付形式与年金之间的区别不好把握,这需要在教学中加强阐述。 |
|||||||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
|||||||
l 案例教学:如果有人请你对美国曼哈顿岛进行估价,你可能会一筹莫展。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曼哈顿岛在1626年以60荷兰盾(约合24美元)购得的,你会很容易计算出当时的24美元到现在应值多少钱。这笔交易发生在390年前,假定年利率为8%,则当时的24美元投资的现在价值约为51万亿美元。按照美国现在的人口(约3亿)来平均计算,则每位美国人拥有17万美元。在这个例子里我们看到390年前的24美元与现在的24美元是不等值的,同理,现在的1元钱也与将来的1元钱不等值。那么,如果要将不同时间的现金流进行比较,应该如何做呢? l 情景模拟:今天的1万元钱和一年后今天的1万元钱有什么区别?会增值么?为什么会增值呢?并现场让同学发言。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让同学参与进来,更深切的体会货币时间价值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 l 讲授法: (一) 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作用 (三)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1、利息的两种计算方式 (1)单利计算法(只就本金计算利息) (2)复利的计算(利滚利) 2、终值的计算 3、现值的计算 4、年金的含义和种类 5、年金计算 (1)普通年金 (2) 偿债基金系数 (3)普通年金现值 |
|||||||
学习资源: |
|||||||
1.《财务管理学》(第7版),荆新、王化成、刘俊彦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 《财务管理学(第七版)学习指导书》(第1版),荆新、王化成、刘俊彦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