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教学设计-2
课堂教学设计表
2.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授课章节 |
选自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
授课学时 |
1 |
||||
所属课程 |
财务管理 |
授课年级 |
2015级 |
||||
设计者 |
刘斯敏 |
授课专业 |
市场营销 |
||||
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
|||||||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
|||||||
【知识目标】掌握并理解理解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解释财务报表;并能够运用理 论指导报表分析; 【情感目标】了解财务分析基本方法对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管理的影,激发学生 产生学习兴趣。 |
|||||||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
【教学的重点】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教学的难点】因素分析法 |
|||||||
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
|||||||
【学情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是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当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内容,学生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体系,了解了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架构, 本节开始转入具体的核算方法和工具。作为学生,应充分了解我们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具体的应用。为进一步财务指标分析奠定基础。因此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培养基础财务分析的方法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教学预测】本节的理论和运算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枯燥性,所以实现知识性、趣味性及实用性三位一体的目标,是老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节以现代生活中的实际财务管理故事作为导入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然后再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将本节的知识点展现出来,让学生们在体会财务管理的实用性的同时,掌握主要分析方法,并激发他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
|||||||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
|||||||
l 案例教学: 案例讨论:1.本月的生活开支比上月有所增加, 分析其原因。你每月生活费的支出由哪几部分构成?支出构成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某部分支出的增加是否受到其他部分增加的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意识到研究财务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l 情景模拟:假设你经营一家餐厅,本月餐饮收入增加了,分析其原因。餐厅营业收入受到哪几个因素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各因素的变化对营业收入的贡献是多少? l 讲授法:对财务分析主要理论及方法进行讲解,包括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一)趋势分析法: (1)定基动态比率 (2)环比动态比率 (二)比率分析法 (1)构成比率 (2)效率比率 (3)相关比率 (4)应注意的问题:对比项目的相关性;对比口径的一致性;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三)因素分析法 (1)连环替代法 (2)差额分析法 l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理论的具体计算和应用。 |
|||||||
学习资源: |
|||||||
1. 《财务管理学(第七版)学习指导书》(第1版),荆新、王化成、刘俊彦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 《财务报表解析(原书第9版)》(第1版),林恩·M.弗雷泽 (Lyn M.Fraser) 著, 艾琳·奥米斯顿 (Aileen Ormiston)著, 王立彦译, 曾建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