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医学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7-09-30 23:32:25 浏览次数: 【字体: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必修课 ,考试课

学时/学分:1学分,总学时17,理论16,案例讨论1

教        材:温日锦等 ,《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 科技出版社, 2015年

 

一、课程简介

     《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实践和医学发展中的道德问题的学科,它是以调整各种医护人际关系,维护病人利益、社会利益及医护人员的利益为目的。随着医疗、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及新兴技术的不断应用,医疗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将越来越广泛和复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事件,加强医学职业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学习此门课程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医学生掌握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和规范,形成良好的医学伦理素质,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医生的职责;学会正确处理医学人际关系;树立高尚的医德观念,确立全身心为人类健康服务、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医德行为。

 

二、教学内容

一、 医学伦理学概述

二、医学伦理学的原则、规范和范畴

三、医患关系伦理道德

四、临床诊治伦理道德

五、生命伦理道德

六、医学科研伦理道德

七、医德评价、教育和修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深刻认识医生的职责,形成良好的医学伦理素质,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医学人际关系。在讲授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同时,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医疗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重点讲授法:教师精讲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多媒体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讨论,找到学生在理解上的误区,为学生答疑。

3、直观感受法:利用视频和案例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并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和医生,切身感受医患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5、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利用在医疗机构见习的机会,调查医疗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对策。

 

 

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及评价方法

1、考核方式:闭卷。

2、考试成绩评定:本课程是考试课,考核成绩总分100分,具体为:平时成绩占30%,期考成绩占70%。

3、评价方法:注重过程考核,既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有所考核,又致力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