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学校一流本科课程评估:二、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1.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张力教授近5年来承担专业课《中医外科学》总论部分的教学,每年给本科生授课学时达150学时。编写本科生的理论、见习教学大纲,指导年轻教师规范进行见习和实训课教学。参与2016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的编写。现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中医外科学》课程负责人。主持2020年校级教改课题、参与2020年区级教改课题。参与“基于自主学习理念的中医外科学后期临床能力培养新模式构建与实践”获2017年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九届教学成果奖(排名第二)。主持有国家自然基金1项、广西自然基金1项。多次被评院级“十佳教师”、“教学标兵”、校级“优秀教研室主任”。荣获2018年“广西名中医”、2018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称号。
2. 师资结构
本课程教学团队教师共9人。职称结构基本合理,高:中:初=5:4。
年龄结构基本合理,老(56岁以上):中(36-55):青(35岁以下)=1:6:2。学历结构: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者8人,约占88.9%;50岁以下教师获博士学位1人,占11.1%。
序号 | 姓名 | 年龄 | 职称 | 学位学历 |
1 | 张力 | 56 | 主任医师 | 学士 |
2 | 覃锋 | 36 | 主治医师 | 硕士研究生 |
3 | 张春霞 | 37 | 副主任医师 | 硕士研究生 |
4 | 郭璐 | 37 | 副主任医师 | 博士研究生 |
5 | 徐张杰 | 31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6 | 付军 | 36 | 主治医师 | 硕士研究生 |
7 | 李杰辉 | 39 | 副主任医师 | 硕士研究生 |
8 | 陆海旺 | 34 | 主治医师 | 硕士研究生 |
9 | 覃国祥 | 36 | 副主任医师 | 硕士研究生 |
3. 师资培养
培养目标:一是引导刚进入教师行列的青年教师做好角色的转换,由学生转为教师,对他们加强工作责任性教育以及组织能力的培训。二是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三是实行师徒结对,我们对每位青年教师配备1-2位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为师傅,在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中进行传、帮、带。四是建立学校考核制度,考核项目有:写一份合格的教案、上一堂教学汇报课、写一份教学心得体会、设计一份活动方案,写一份全面的工作总结。通过努力,力争使每位中、青年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平。具体要求一年常规入门,二年上课过关,三年业务达标,五年成为具有良好师德、较高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校级以上教学能手。
培养措施:1.重视中、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上积极引导,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利用各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文件、提高认识,以先进教师的事迹,教育激励他们,使他们真正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2.让青年教师与高年资骨干教师“师徒结对”,使青年教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言传身教,健康成长。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担任师傅的教师则要切实搞好“传、帮、带”,督促青年教师在业务上尽快入门并成熟青年教师培养计划。3.积极开展教改和教科研,树立“教学即教研,问题即专题”的意识,积极投身新课程教学研讨,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得失,努力培养教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4.继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办法。组织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听讲座,学习外地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来校讲学,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种教学信息。5.抓教学基本功和教育常规,通过组织竞赛,以赛促练,掀起中、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同时,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4. 参加科研
团队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科研基金课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以科研促教学,成效好。团队9人中有8人参加科研活动,参与率88.9%。
5. 教学论文
团队教师热心教学并积极探索教学改革,近两年立项校级课题5项,区级教改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6篇,人均大于0.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