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01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20-12-01 10:41:16 浏览次数: 【字体: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中医外科学

课程章节

第一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授课学时

0.5

所属院、部

第一临床医学院

设计者

张力

授课专业

中医学定向班

授课年级

大学三年级

  • 导言(引起学习动机,导入主题

引起学习动机:中医外科发展源流中,名医辈出,经验独特。

    导入主题:外科三大流派

  •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1. 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1.1.1掌握中医外科三大流派的代表著作及学术思想。

1.1.2熟悉华佗、张仲景等历代医家对外科的贡献。

1.2能力目标

1.2.1对中医外科的发展历程,外科三大流派的成就,提高学习中医外科的兴趣。

1.2.2通过“问题——启发式”及“案例式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等教学方法,选《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外科相关的方剂如大黄牡丹皮汤、大柴胡汤、大承气汤进行讨论分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悲悯为怀,精益求精的大医情怀,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

2.教学重点和难点

2.1教学重点

3.1.1中医外科的三大流派。

2.2教学难点

3.2.1外科三大流派的特点辨识。

 

  • 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1.学情分析:

1.1认知特点

对中医外科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基本熟悉,对中外疾病的认识仅停留在理论水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加强,临证辨治能力薄弱。

1.2知识基础

教学对象是本科生(大三),通过两年的学习,已完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基本理论的学习,对中医外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仍欠缺系统而整体的辨识知识。

1.3学习风格

习惯于“填鸭式教学”,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主动性有待加强;注重理论学习,但临床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明显不足。

1.4情感态度

1.4.1通过历代医家的成长成就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念,树立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信心。

1.4.2通过小组讨论,增强竞争意识,养成严谨、勤学、善思的治学态度,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1.5信息技术技能

能够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简单的文献检索学习。

2.教学预测:

2.1讨论偏题的可能

在本次授课过程中,课前准备有华佗、张仲景2位医家讨论,通过比较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外科医家的成长。可能出现冷场的情况,通过使用一些举例法引导学生回到正题。

 

 

四、教学过程

1.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环节设计(设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

时间(分钟)

授课者的工作

学习者的工作

3分钟

 

 

5分钟

 

10分钟

 

 

 

2分钟

 

 

教师讲解:外科之最

教师提问: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外科学家:汉代,华佗。

教师讲解:《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外科方剂

教师讲解:三大流派(难点)

教师提问:1、三焦病位与致病邪气

2、“以消为贵,以托为畏”的主张。

 

 总结

思考理解

思考回答

 

思考理解

 

 

 

提问

  1.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2.1讲授法:即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2.2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2.3 TBL教学法:学生必须自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完成任务,因此在此一教学法之下,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参与者,且有机会思考其所学中医知识等,将之吸收并加以运用,而非被动地等着教师给予。

2.4 CBL教学法:选取典型医家给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加深理论与临床的联系

总体的反馈情况如下:学生对中医外科学的学习兴趣有了显著性提高,他们认为TBL及CBL教学方法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与中医外科临床紧密结合,并且与教师的交流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这使他们学习的主体性意识明显增强,学习更为投入。

3.板书设计:

黑板(白板)设计:PPT为主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利用PPT承载信息量大,便于处理图片、利于内容的全面阐述等特点,结合本章的内容制作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

①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的方式展示内容,课堂生动活跃,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多媒体的多种展现手段结合,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②最后利用PPT将本章的重点进行总结、强化以及分析病例,并留下课后讨论题目。

五、教学效果测试(运用有效方式,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1.课内:通过课堂提问问答

2.课外:医家成长分析及思考题回答

  • 摘要或总结:

 整堂课,应用了举例、图片、文本等多种教学多媒体资源,利用提问、讨论、案例、复习知识点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整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中医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让同学们在思考讨论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知识拓展,建议学生学习现代医学研究,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自学能力。

学生在课堂中气氛活跃,思想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助活动,能够积极回答问题,敢于表现自我。而我充当的只是帮助学生梳理问题、点拨疑难的辅助者角色,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临床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突破难点。

课堂上赏识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更有成就感,更有自信心,这是健康人格培养的一种过程;临床案例的分析成功让学生觉得这堂课是有实际意义的、是学有所用的。

  • 学习资源:

1教材与医籍:

1.1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李曰庆、何清湖主编.《中医外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2互联网资源

2.1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校内通过图书馆入口可免费阅读下载文献;

2.2国家精品资源共享网:http://www.jingpinke.com/,可听取教学名师授课。

3 临床病例资源

利用课间见习,借助大学直属附院外科病例资源,强化对外科疾病的认识。

4 教学实训中心平台

利用学校实训中心平台,掌握相关临床诊治技能。

  • 教学反思:

1.1 CBL教学及TBL教学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备好课、上好课,更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1.2构建历代医家成长及取得的成就,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榜样。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