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蛇串疮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
中医外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 |
|||||||
课程章节 |
蛇串疮—第十章第二节 |
授课学时 |
1学时 |
|||||
授课专业 |
中医专业 |
授课年级 |
大学本科三年级 |
|||||
一、本节(课)教材内容分析 |
||||||||
本节课主要学习蛇串疮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中医辩证论治及 中医外治、预防调护等相关方面知识。 |
||||||||
二、教学目标 |
||||||||
★ 知识目标:1、学生能准确描述蛇串疮的典型症状及特点。 2、学生可以阐述蛇串疮的中医治疗。
★ 技能目标:1、通过临床病案展示,学生能准确分析蛇串疮的病因病机并做出正确诊断。 2、学生可以正确鉴别蛇串疮与其他疱疹性疾病。
★ 情感目标:1、学生能理解蛇串疮神经痛的疾苦,治疗上注重止痛的处理。 2、 通过理论联系临床病例的辨证论治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念,树立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信心。 |
||||||||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
||||||||
项目 |
内 容 |
|||||||
教学重点 |
蛇串疮的临床特点 |
|||||||
教学难点 |
蛇串疮的病因病机 |
|||||||
四、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
||||||||
★学情分析: 1.认知特点:对中医外科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基本熟悉,对皮肤疾病的认识还不是很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加强;虽学习了部分疾病的辨证论治,还未形成良好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临证辨治能力薄弱。 2.知识基础:教学对象为本科三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已完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等中医基本理论的学习,并学习了《中医外科学》中总论、疮疡、瘿、瘤、岩及乳腺疾病,对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欠缺本病系统而整体的诊疗知识。 3.学习风格:习惯于“填鸭式教学”,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主动性有待加强;注重理论学习,但临床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明显不足。 ★教学预测: 1.讨论偏题的可能:在本次授课过程中,课前准备有1份病例讨论及2分典型病灶图片(水痘、蛇串疮),通过比较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蛇串疮的疾病特点。因学生掌握知识面较窄,可能会出现冷场或者讨论偏题的情况,通过使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及图片来引导学生回到正题。 2.症状混淆,辨证错误的可能:在辨证论治的学习环节中,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气滞血瘀证的辨别难度不大,学生较易掌握。 3.知识点复杂,难以记忆的可能:通过结合讲解蛇串疮病因病机脉络图及疾病示例图,蛇串疮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在与其他疾病鉴别时(如水痘、热疮等),同学们容易出现混淆,可以通过对比临床图片,皮疹形态,分布,自觉症状,病程及预后,加深对蛇串疮及相关疾病的理解和认识。 |
||||||||
五、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和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
||||||||
教学 环节 |
教师的活动 |
学生的活动 |
教学资源 (媒体) |
设计意图 及时间 |
||||
一、 导 入
|
话题:水痘 教师提问:水痘是什么引起? 教师进一步补充:水痘—带状疱疹 病毒引起。从而引出今日内容—蛇串疮
|
学生回答:病毒
|
PPT文本 |
充分利用学生对水痘的了解,进一步讲解,引出由同一病毒引起的另外一个疾病,即蛇串疮的学习。 (1分钟) |
||||
二、 学 习 目 标 |
1.重点掌握蛇串疮的临床特点 2.理解蛇串疮的病因病机 |
学生听讲 |
PPT文本 |
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习计划的制定。 (1分钟) |
||||
三、 参 与 式 学 习
|
蛇串疮的临床特点(教学重点) |
|
|
(8分钟) |
||||
病案展示
教师提问:请根据病案,总结出蛇串疮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
学生回答:疼痛、疱 疹。
|
PPT文本 案例 病灶图片 |
通过案例和病灶图片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中总结出蛇串疮的典型特点,有助于对蛇串疮的理解和记忆。 |
|||||
病灶图片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病灶图片。由学生自己发现疱疹特点后,教师讲解带状疱疹及蛇串疮病名由来。 |
学生回答:带状分布 簇集排列,累累如串珠状。 |
|||||||
病灶图片展示:
教师讲解: 蛇串疮疱疹泛发的情况。 |
学生观察图片,并得出疱疹不超过正中线的结论 |
病灶图片 |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临床观察能力。 |
|||||
教师讲解: 蛇串疮主要以痛为主。根据先通后疱疹的情况,结合病案讲解,容易引起漏诊,当注意局部的体格检查。 |
学生听讲 |
病例展示 |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
|||||
病因病机:(教学重点) |
|
|
(6分钟) |
|||||
以病机十九条经文和局部病灶图片,引出该病主要是火毒为患。 展示病案,结合病案中患者的情况,从肝入手,分析蛇串疮的发病,主要是肝经郁热,脾虚湿蕴,外溢肌肤而发。 |
学生听讲并回答教师的穿插提问。 |
PPT文本
|
结合病案,引导学生分析蛇串疮的病因病机,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
|||||
从痛入手进一步分析其病因病机。 教师讲解:通过“痛”和“通”的对比,引出疼痛多由经脉阻塞引起。导出内经经文,从经文进一步分析,通过脉络不通,营卫不从分析其形成疱疹、疼通的原因。 |
学生听讲 |
PPT文本 |
拓展学生思维,多个角度分析其病因病机。 |
|||||
教师讲解: 从两个角度其疼痛都与不通有关,教材认为后遗神经痛是因虚导致不通而通,而不通可导致局部失痒,也会引起疼痛,两个角度出发,向学生提出疑问?后遗神经痛是补+活血,还是单纯活血通络止痛为主。 |
学生听讲,对蛇串疮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进行思考。 |
PPT文本 图片 |
多角度分析,从而对教材提出的活血化瘀治疗引出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2分钟) |
|||||
六、 后 测 与 小 结 (S) |
回顾病案,考虑该患者的证形及后遗神经痛的病因。
|
学生讨论 |
病案展示 |
巩固本节知识要点 (1分钟) |
||||
课后思考题:热疗治疗蛇串疮的理论 依据是什么? |
通过中医外科课程中心互动平台讨论 |
PPT文本 |
课外作业源于课堂又高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阅读富有开放性、趣味性,增加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1分钟) |
|||||
六、学习资源 |
||||||||
1教材: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陈红风主编.《中医外科学》,第十章第二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王华,杜元灏主编。《针灸学》,第七章第五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
通过中医外科课程中心互动平台,课下展开讨论,实现生生间、师生间互动。 3、相关文献资料 ① 程宏斌,伍景平,王岷珉.从中医古籍角度试论蛇串疮病因病机[J].四川中医,2016(10):21-22. ② 张树荣,胡剑超,代娇蓉,等.伴发疾病对老年带状疱疹临床特征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1):91-94. |
||||||||
七、教学反思 |
||||||||
本节课以“病例导入,创建话题”的方法,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并通过典型病灶图片展示(水痘、蛇串疮),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对比中掌握蛇串疮的鉴别诊断。整节课以“问题一启发式”及“案例式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等教学方法为主,采用BOPPPS模块进行教学设计,充分结合学生原有基础知识,引发讨论,达到知识的整合,同时根据中医外科疾病最大特点为局部病灶的存在,通过PPT展示临床典型病案图片,从中发现病灶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并将授课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及课后讨论情况纳入形成性评价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师通过生活情景、临床实际为主线,将各学科知识巧妙地串在一起,突出了现实意义。在这节课中,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使大家学到了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最后设置课堂讨论及课后作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提供课后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将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整堂课,应用了图片、图表、病例、文本等多种教学多媒体资源,采用了提问、讨 论、推理等自主互动组织形式。整节课,教师成功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成为了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建构知识的辅导者。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后,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好习惯,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后讨论问题,总结归纳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劳动成果,更加喜欢学习。 课堂教学注重“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BOPPPS模式学生参与度高,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干扰教师的教学设计,这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掌控力,这些对青年教师来说相对困难。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出现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勇于承认,课后加强相关知识学习,言传身教,不知为不知,让学生体会医学的严谨性,培养良好医德。 另外在教学设计中如何构建适合的病例成为成功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点。对于学生来讲,皮肤疾病会比较陌生,因为以前从没有接触过,因此,学生初次接触真实病例往往会无从下手。因此,怎样构建适合的病例和问题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病例和问题难度太高,学生则无法分析,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兴趣,病例和问题要能够整合基础和临床的学科知识、体现设计者的思路和预期的教学目标。中医外科学疾病的最大特点是有局部病灶的存在,因此外科辨证思维是辨病先于辨证,而辨证又以局部为重,因此所举病案未涉及明显全身症状,以局部为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外科思维。另外对蛇串疮发病的特殊性,部分患者疱疹之前先有疼痛,容易被误诊,通过临床案例的分享,提醒学生在以后临床中应该引起注意,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