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课程一:基础药理学

讲稿: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发布时间:2016-01-20 20:21:27 浏览次数: 【字体:

(第21~30页)

教 材: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讲 授: 教授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功能提高称为兴奋(excitation),功能降低称为抑制(inhibition)。

多数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的。这种化学反应的专一性使药物的作用具有特异性(specificity)。药物作用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药物的化学结构。

药物的作用的其选择性(selectivity)是指在一定的剂量下,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作用的差异性。选择性形成的基础:药物体内分布的差异、机体组织细胞的结构不同、生化功能存在差异。药物作用特异性与选择性并不一定平行。

二、 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therapeutic effect),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根据治疗作用的效果,可将治疗作用分为:

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为对因治疗。

2.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为对症治疗。对症治疗不能根除病因,但对病因未明暂时无法根治的疾病却是必不可少的。

三、不良反应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效应,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能够避免的。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较难恢复,称为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例如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

1.副反应(side reaction):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副反应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多数较轻微并可以预料。

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carcinogenesis)、致畸胎(teratogenesis)和致突变(mutagenesis)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3.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rebound reaction)。

5.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是一类免疫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的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用药理性拮抗药解救无效。反应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与剂量无关。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再发。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也可能是其代谢物,亦可能是制剂中的杂质。临床用药前虽常做皮肤过敏试验,但仍有少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

特异质反应:这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应不是免疫反应,故不需预先敏化过程。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简称量-效关系)。用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则得量-效曲线(dose-effect curve)。

药理效应按性质可以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情况。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graded response)。从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几个特定位点:

最小有效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或最低有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concentration):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threshold dose or concentration)。

最大效应(maximal effect, Emax):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efficacy)。

半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 of maximal effect,EC50):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浓度。

效价强度(potency):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药物的最大效应与效价强度含意完全不同,二者并不平行。

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 or all-or-none response)。质反应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现,如死亡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等,其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从质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特定位点:

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 ED50):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药物安全性评价指标: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但以治疗指数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并不完全可靠。因为有效剂量与其致死剂量之间有重叠。为此,有人用1%致死量(LD1)与99%有效量(ED99)的比值或5%致死量(LD5)与95%有效量(ED50)之间的距离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

1.受体概念和特性

受体(receptor):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配体(ligand):指体内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也称第一信使。受体对相应的配体有极高的识别能力,受体均有相应的内源性配体,如神经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autacoid)等。

受体具有如下特性:①灵敏性(sensitivity),②特异性(specificity),③饱和性(saturability),④可逆性(reversibility),⑤多样性(multiple-variation)。

2.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根据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所产生效应的不同,习惯上将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为激动药、部分激动药和拮抗药(阻断药)3类。

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依其内在活性大小又可分为完全激动药(full agonist)和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前者具有较强亲和力和较强内在活性(a=1);后者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a<1),与激动药并用还可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a=0)的药物。根据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否具有可逆性而将其分为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和非竞争性拮抗药(noncompetitive antagonist)。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能不变。可用拮抗参数(pA2)表示竞争性拮抗药的作用强度,其含义为: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合用时,若2倍浓度激动药所产生的效应恰好等于未加入拮抗药时激动药所引起的效应,则所加入拮抗药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为pA2。pA2越大,拮抗作用越强。pA2还可用以判断激动药的性质,如两种激动药被同一拮抗药拮抗,且二者pA2相近,则说明此二激动药是作用于同一受体。非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并用时,可使亲和力与活性均降低,即不仅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右移,而且也降低其最大效能。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产生不可逆结合的药物也能产生类似效应。

二态模型学说:受体蛋白有两种可以互变的构型状态:活动状态(active, Ra)与静息状态(inactive, Ri)。静息时(没有激动药存在时)平衡趋向Ri。平衡趋向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药物对Ra及Ri亲和力的大小。激动药对Ra的亲和力大于对Ri的亲和力,可使平衡趋向Ra,并同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部分激动药对Ra的亲和力仅比对Ri的亲和力大50%左右,即便是有足够的药量,也只能产生较小的效应。拮抗药对Ra及Ri亲和力相等,并不改变两种受体状态的平衡。另有些药物对Ri亲和力大于Ra,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引起与激动药相反的效应,称为反向激动药(inverse agonists)。

3.受体类型

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号转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受体大致可分为下列5类:G蛋白耦联受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细胞内受体、其他酶类受体。

4. 细胞内信号转导

受体在识别相应配体并与之结合后需要细胞内第二信使将获得信息增强、分化、整合并传递给效应器才能发挥其特定的生理功能或药理效应。 最早发现的第二信使是环磷腺苷(cAMP),现在知道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肌醇磷脂(phosphatidylinositol)、钙离子等许多其他物质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

5. 受体的调节

受体的调节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调节方式有脱敏和增敏两种类型。受体脱敏(receptor desensitization)是指在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受体增敏(receptor hypersensitization)是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应用拮抗药而造成。若受体脱敏和增敏只涉及受体密度的变化,则分别称之为下调(down-regulation)和上调(up-regulation)。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