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体育班变身义工团 用技能服务于社会
| |
每逢周末,总有一帮学生拎着桌椅板凳进入小区,免费为行人把脉按摩,传授一些基本的养生功法,他们就是广西中医学院大学生传统保健体育协会(以下简称传保协会)的学生。2005年至今,该协会组织的义工活动达324场次。 贴心服务惹人爱 传保协会粉丝多 南宁市民文女士发现,她母亲最近每个周末一大早就往外跑,回来时嘴里还哼着小曲,一副捡到了宝贝的样子,几次追问,母亲才透露实情。原来,广西中医学院传保协会有一群做义工的学生,每逢周末就在广西大学或广场设摊,免费为路人把脉按摩、问诊量血压,还教一些养生方法,母亲就是到那里“享受”去了。 莫女士介绍说,几年前她去北湖安居小区的朋友家时,偶遇来小区做义工的这些学生,她好奇地试了试,发现这些学生的技术还不错,于是摸清了对方的活动时间和地点。现在,只要她有空就会找这些学生,“很多人毕业了,没隔多久又有新面孔了”。 6年办324场次 雏形是个体育班 11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广西中医学院传保协会,负责人兰老师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说,他将学生进小区的活动统称为“三义”行动:义诊、义务保健按摩、义务传授保健方法。学生每次进小区他都会记录,从2005年3月至今,协会成员6年中进小区献爱心324次。其中,周末时以广西大学、明秀广场、广西财经学院等为主要活动场地,节假日还会去福利院、护老院。 “每年的3~5月、10~12月是最佳的养生季节,义工活动集中在这两个阶段”。兰老师说,传保协会不是一个单纯的“兴趣爱好协会”,而是一个由体育班发展起来的慈善与体育相结合的协会。他说,最初学生们只是选修一门叫做传统保健的体育课,内容包括八段锦、太极拳等。 2005年,兰老师尝试将教学内容与义工活动结合,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用自己在体育课上所学的技能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为了让学生们的服务就更加“有名有份”了,他又组织成立了传保协会,凡是选修该体育课的学生自动成为协会成员。目前,协会的常有会员保持在200多人。 慈善中获得肯定 义务活动将继续 不置可否,兰老师提倡的这种教学方式让很多学生觉得不解。 刘远俊是2009级药学的学生,也是传保协会的前任会长。他坦言,刚开始参加这项社会实践时,确实是为了拿学分。2010年,他们受邀参加了广西第五届彩虹沙龙乳腺癌病友交流会,正当他们在为大家演示太极拳时,忽然发现台下的病友也都跟着节奏一起练习,当时眼泪就上来了:心里觉得特别震撼,有一种被承认、肯定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够鼓舞病友。 2009级针灸推拿学的李羚说,今年初,市民刘女士心事重重地跑到协会办公室,说要学习太极拳,技术本不娴熟的她硬着头皮做起了“教练”。一段时间后,刘女士变得开朗起来。李羚笑着说,虽然不知道刘女士为何而烦恼,但看到她的变化后会有满足感,“我是在学长的推荐下选修这门体育课的,现在感觉没上当”。 历经6年的成长,传保协会已发展成熟,现在所有的义工活动都是由学生们自行组织。兰老师说,他曾听到过很贴心的评价:中医学院那帮学生又来了。他相信大学生的慈善,是可以靠所学的技能来实现的。 |
(转载自2011-11-07南国早报 见习记者赵妩妩)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