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课程一

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2-12-30 21:55:04 浏览次数: 【字体: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神经病学

学分:4

学时:理论48学时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

【教学形式】线下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通过神经病学的基本内容的学习,洞察人体的微观世界,珍爱生命,关爱病人,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重视责任。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头痛疾病:偏头痛定义、临床表现。掌握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掌握脊髓疾病:急性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临床表现。掌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周围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掌握癫痫发作期、间歇期治疗的注意事项及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治疗。熟悉电生理检查分类及适应症,偏头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概念,临床表现及治疗、急性脊髓炎治疗及护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治疗原则、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原则及危象处理、周期性瘫痪的分型、癫痫的诊断要点,痴呆的分类及临床表现、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表现。了解偏头痛治疗、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及脑的血液供应、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感染途径、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及机制、帕金森病的药物类别、癫痫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分类。为今后进入临床学习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3.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神经精神病学特殊的定向、定性、定位的临床思维能力,运用医学专用语术语进行言语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核目的

检验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导其明确学习方向,逐步适应本学科的课程特点,最终起到夯实基础,强化能力的目的。

2.课程成绩评定

课程总评成绩=集体性形成性评价(30%+参与性形成性评价(10%+课程终末性评价(60%)。

3.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

集体性形成性评价主要是课程中授课班级全体同学集体共同参与,即每位学生学习过程当中阶段性的学习成效反映,范围包括课程作业、案例分析、见习带教等。

参与性形成性评价主要是课程中授课班级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反映,范围包括随机抽查点名、随堂作业、课堂学习(课内提问、分组讨论学习、翻转课堂学习等)。

课程终末性评价采用笔试或机试形式进行。注重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A1/A2/A3,案例分析题型,记忆型题与应用型题比例为3:7

【参考书目】

教材:《神经病学》(贾建平、陈生第主编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第二章 神经总论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神经病学总论等,使学生感受到神经病学的奥妙,加深对神经病学的认同感,增强学习的信心。

2.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解神经病学的概念和范畴、神经病学的特性及神经神经系统的解剖。

3.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上教学

【教学内容】

1.神经病学的概念和范畴。

2.神经病学的性及医学生的学习目标。

3.神经病学的实践现状及发展趋势。

4.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5.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考核重点】

 重点: 1.神经病学的定义、范围。

难点: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指导患者正确神经系统辅助检查,减轻经济负担的重要性。

2.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电生理检查的种类、电生理检查的适应症。

3.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脑电图

    2.肌电图

3.经颅多普勒

【考核重点】

 重点: 1.神经系统辅助检查的选择。

难点:神经系统辅助检查的意义。

 

第七章 头痛

第一节 偏头痛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让学生对病人有关爱,体现人文关怀,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知识目标:学生能向同伴或者教师复偏头痛的定义、临床表现。

3.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向学生展示偏头痛的不同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治,并给出生活调摄计划。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定义。

2.病因及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及鉴别诊断。

5.治疗。

【考核重点】

 偏头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 脑血管疾病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让学生对病人有关爱,体现人文关怀,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知识目标:学生能向同伴或者教师复述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及鉴别点。能大概描述脑血管的分布。

3.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向学生展示不同脑血管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治,并给出生活调摄计划。

【教学时数】理论7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 概述:脑血管病的临床分类、脑的血液供应、脑血管病因、诊断与治疗原则。

2.脑梗死:

2.1脑血栓形成

2.1.1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时间窗及缺血半暗带概念的提出)。2.1.2临床表现(包括各动脉闭塞后相应的症候群)。

2.1.3辅助检查

2.1.4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

2.1.5治疗原则(提出时间就是大脑理念):急性期、恢复期。

2.1.6预后。

2.2脑栓塞

2.2.1定义。

2.2.2病因及病理。

2.2.3临床表现。

2.2.4辅助检查。

2.2.5诊断及鉴别诊断。

2.2.6治疗。

2.2.7预后。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1定义。

3.2病因及发病机制

3.3临床表现。

3.4辅助检查。

3.5诊断及鉴别诊断。

3.6治疗。

3.7预后。

4.脑出血:

4.1脑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

4.2临床表现。

4.3辅助检查。

4.4诊断及鉴别诊断。

4.5治疗:包括内科、外科。

5. 蛛网膜下腔出血:

5.1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5.2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

5.3辅助检查。

5.4诊断和鉴别诊断;

5.5 治疗原则。

6.脑血管的介入

6.1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

6.2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用药

6.3脑血管病介入诊断及器材

6.4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6.5出血性脑血管的介入治疗

6.6静脉性脑出血病的介入治疗

6.7脑血管介入诊疗并发证及其处理

【考核重点】

 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 神经变性疾病

• 运动神经元病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让学生对病人有关爱,体现人文关怀,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知识目标:学生能向同伴或者教师复述运动神经元病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治,并给出生活调摄计划。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运动神经元病

1.1定义。

1.2病因及发病机制。

1.3病理。

1.4临床表现。

1.5辅助检查。

1.6诊断及鉴别诊断。

1.7治疗。

1.8预后。

【考核重点】

 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

 

痴呆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让学生对病人有关爱,体现人文关怀,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知识目标:学生能向同伴或者教师复述痴呆的分类的定义、临床表现。

3.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向学生展示各类痴呆的不同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治,并给出生活调摄计划。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阿尔茨海默

1.1定义。

1.2病因及发病机制。

1.3病理。

1.4临床表现。

1.5辅助检查。

1.6诊断及鉴别诊断。

1.7治疗。

1.8预后。

2.额颞叶痴呆

2.1定义。

2.2病以及发病机制。

2.3病理。

2.4临床表现。

2.5辅助检查。

2.6诊断及鉴别诊断。

2.7治疗。

【考核重点】

 痴呆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让学生对病人有关爱,体现人文关怀,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知识目标:学生能向同伴或者教师复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典型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

3.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向学生展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治,并给出生活调摄计划。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1.1定义。

1.2病因及发病机制。

1.3病理。

1.4临床表现。

1.5辅助检查。

1.6诊断及鉴别诊断。

1.7治疗。

1.8预后。

2.结核性脑膜炎

2.1定义。

2.2病以及发病机制。

2.3病理。

2.4临床表现。

2.5辅助检查。

2.6诊断及鉴别诊断。

2.7治疗。

【考核重点】

 单纯疱疹病毒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让学生对病人有关爱,体现人文关怀,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知识目标:学生能向同伴或者教师复述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销典型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

3.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向学生展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的不同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治,并给出生活调摄计划。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病因学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临床分型。

4.辅助检查。

5.诊鉴别诊断。

6.治疗(重点讲解激素治疗)

7.预后。

【考核重点】

1.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表现。

2.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激素治疗方法。

 

第十四章  运动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  帕金森病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让学生对病人有关爱,体现人文关怀,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知识目标:学生能向同伴或者教师复述帕金森病的定义、临床表现。

3.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向学生展示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治,并给出生活调摄计划。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定义。

2.病因及发病机制。

3.病理。

4.临床表现。

5.辅助检查。

6.诊断及鉴别诊断。

7.治疗原则及药物治疗。

8.预后。

【考核重点】

帕金森病的诊断和用药原则。

 

• 癫痫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让学生对病人有关爱,体现人文关怀,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知识目标:学生能向同伴或者教师复述癫痫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

3.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向学生展示癫痫不同的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治,并给出生活调摄计划。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概述

第一节 癫痫分类

1.癫痫发作分类

1.1部分性发作

1.2全面发作

2.癫痫或癫痫综合征的分类

2.1与部位相关的癫痫

2.2全面性癫痫和癫痫综合征

2.3不能确定为部分性或全面性癫痫或癫痫综合征

2.4特殊综合征

第二节 癫痫诊断

1.病史和体检

2.辅助检查

3.鉴别诊断

第三节 癫痫治疗

1.药物治疗

1.1药物治疗一般原则

1.1.1确定是否用药

1.1.2正确选择用药

1.1.3药物的用法

1.1.4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1.1.5尽可能单药治疗

1.1.6合理的联合治疗

1.1.7增减药物、停药及换药原则

1.2常用抗癫痫药物

1.2.1传统抗癫痫药物

1.2.2新型抗癫痫药物

2.药物难治性癫痫

3.手术治疗

第四节 癫痫持续状态

1.定义

2.分类

2.1全面性发作持续状态

2.2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

3.治疗

3.1一般措施

3.2药物选择

3.3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考核重点】

癫痫的分类,癫痫的抢救及日常调摄。

 

第十六章  脊髓疾病

第一节  急性脊髓炎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让学生对病人有关爱,体现人文关怀,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知识目标:学生能向同伴或者教师复述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3.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向学生展示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治,并给出生活调摄计划。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定义。

2.病因与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

5、诊断及鉴别诊断。

6.治疗。

7.预后。

【考核重点】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第十七章  周围神经疾病

第一节 脑神经疾病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让学生对病人有关爱,体现人文关怀,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知识目标:学生能向同伴或者教师复述面神经、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3.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向学生展示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治,并给出生活调摄计划。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三叉神经痛

1.1定义。

1.2病因及发病机制。

1.3临床表现。

1.4诊断及鉴别诊断。

1.5治疗。

2.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2.1定义。

2.2病因就及发病机制。

2.3临床表现。

2.4诊断及鉴别诊断。

2.5治疗。

2.6预后。

【考核重点】

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

第二节 脊神经疾病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让学生对病人有关爱,体现人文关怀,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知识目标:学生能向同伴或者教师吉兰-巴雷综合征、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3.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向学生展示吉兰-巴雷综合征、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治,并给出生活调摄计划。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 吉兰-巴雷综合征

1.1定义。

1.2病因及发病机制。

1.3临床表现。

1.4诊断及鉴别诊断。

1.5治疗。

2.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

2.1定义。

2.2病因就及发病机制。

2.3临床表现。

2.4诊断及鉴别诊断。

2.5治疗。

2.6预后。

【考核重点】

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

 

第十九章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第一节  重症肌无力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让学生对病人有关爱,体现人文关怀,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知识目标:学生能向同伴或者教师复述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

3.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向学生展示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治,并给出生活调摄计划。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定义。

2.病因及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

5.诊断及鉴别诊断。

6.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危象处理。

7.预后。

【考核重点】

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

 

•  周期性瘫痪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让学生对病人有关爱,体现人文关怀,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知识目标:学生能向同伴或者教师复述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3.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向学生展示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治,并给出生活调摄计划。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低价性周期性瘫痪

1.1病因及发病机制。

1.2临床表现。

1.3辅助检查。

1.4诊断及鉴别诊断。

1.5治疗及预后。

2.高价性周期性瘫痪

2.1病因及发病机制。

2.2临床表现。

2.3辅助检查。

2.4诊断及鉴别诊断。

2.5治疗。

【考核重点】

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章节

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二章

神经总论(神经系统解剖+症状学)

3

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辅助检查:电生理检查

3

第八章

头痛:偏头痛

1

第九、十章

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

8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4

第十章

神经变性疾病:运动神经元疾病、痴呆、多系统萎缩

5

第十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

3

第十四章

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病

3

第十五章

癫痫

4

第十六章

脊髓疾病:急性脊髓炎

2

第十七章

周围神经病变:AIDP、CIDP

3

第十七章

周围神经病变: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

2

第十九章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肉病变: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肌病

4

 

 反馈与总结

3

总计

 

48

 

 

撰写人:江颖             审核人:张永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