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教研室简介

教研室简介

发布时间:2015-11-15 10:40:17 浏览次数: 【字体:

                                                            
       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最早可追溯到1956年,当时属于广西中医专科学校西医综合教研组。1970年,广西中医专科学校与南宁医专合并更名为广西中医学院,并分设生理教研组,1980年改称为生理学教研室。教研室历届主任为徐守中教授、彭佩薇副教授、方卓副教授、赵铁建教授,现任主任为韦燕飞教授,学科带头人为韦燕飞教授。

       生理学教学团队是一支由11人组成的教学科研型队伍,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其中博士后4人),硕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1人。目前主要承担学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成教各专业的中西医生理学、生理学、解剖生理学、临床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基础医学概论、生理学专业英语、实验动物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年平均课时2500学时,每年培养硕士、二本、三本、高职、成教等学生约5000人。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中医药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是集学术队伍、学科方向、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过程。本学科的学科建设,重要点是做好科学定位,突出重点,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基础医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理学学科应密切结合中医学、西医基础理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并阐明中医药理论的实质及现代生物医学基础,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防治疾病、养生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探索中西医结合的结合点、创新点,促进中、西医理论融合,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生理学教研室在2017年—2021年在全校教研室评估中,连续五年排名全校前十,其中有三次排名全校第一;2020年广西中医药防治肝脏疾病研究团队入选校级“岐黄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团队。

教学研究

       生理学课程团队以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建设“精细化、校本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并总结提出“三阶五创”生理学混合教学模式,成效显著。生理学课程先后在国家精品教学网络平台-学银在线和学堂在线上线,选课该门课程学员覆盖全国40多所院校。2018年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20年课程先后获得省级/国家级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认证;2022年省级“思政示范课程”认证;2022年省级生理学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022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校教师教学创新比赛三等奖﹠广西赛区正高组一等奖;获得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理科组一等奖第一名及“教学能手”称号;智慧教室应用案例获得第二十一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二等奖。1人授予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1人授予校级“教师名师”称号,8人授予“思政名师”称号。2人获得校级“学生最受欢迎教师”称号。团队教师主持省级教改项目7项,校级教改课题15项,发表教学论文20篇。建立课程思政库,思政教学设计1套,编写生理学科学家故事集1部;连续6年举办广西中医药大学生理学竞赛,举办首届广西大学生生理学竞赛和教学研讨会,推广桂中医生理学一流课程和生理学竞赛经验。近五年来主编、副主编、参编出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7部。    

科学研究

       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三个科学研究方向:消化生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神经生理—痒觉基础研究;内分泌生理—糖尿病基础研究;教研室主持完成多个国家级、省厅级等科研项目,教研室共承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级项目9项,厅局级研究项目20项立项资助。2018年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19年广西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2020年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论文25篇;专著2部,获得国家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先后与国内外多个高等院系交流合作,推动生理学教研室在科研方面不断提升与进步。

青年教师培养

       经过多年的培养,多人次先后入选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培养工程第一期,广西高等学校青年“千人骨干计划”,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广西高层次人才E层次。2022年1人入选广西中医药大学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人入选广西中医药大学高层次“英才”培养计划。

指导学生获奖

      团队教师指导的学生获得奖项48项,其中国家级9项,区级11项,校级28项。如国家生理学知识竞赛三等奖,广西生理学知识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学生获得大创科训等各类项目41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20项,校级14项。发表论文18篇,获得专利4项。

 

 

分享到:
【打印正文】